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
针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的辐向失稳现象,以电磁学与结构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场-路耦合"方法,以一台220 k V/120 MVA双绕组电力变压器为例进行了高压绕组的辐向稳定性评估.运用MAGNE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低压绕组出口处发生三相对称短路并计及绕组安匝不平衡、铁芯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该模型对变压器的漏磁场进行了分析,同时计算了高压绕组的辐向短路电动力.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建立了高压绕组的三维力学模型,将求得的辐向短路电动力作为循环载荷对模型进行加载,用瞬态分析法求取了循环载荷下的位移形变量,并以形变量为依据对实例变压器高压绕组的辐向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三相对称短路工况下高压绕组的位移形变量为0.211 mm,小于其临界位移1.082 mm,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辐向稳定性,同时亦可以证明利用MAGNET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变压器绕组的辐向稳定性进行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李强  刘文里  郭文敏 《黑龙江电力》2005,27(1):28-30,33
介绍了远动终端(RTU-Remote Terminal Unit)中变送器角差补偿算法,并应用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技术方便的实现变送器角差的补偿。补偿后的结果满足远动自动化系统对数据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接地变压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文里  顾黎恒 《变压器》1993,30(7):9-11,28
  相似文献   
5.
6.
7.
刘文里  孙树波 《变压器》1996,33(12):19-23
利用解析法对两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将调压绕组置于旁轭的单相线端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的阻抗电压,电抗压降分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这两种结构型式变压器有关额定分接下,高压对中压,中压对低压运行时阻抗电压,电抗压降分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刘丹丹  刘文里  高原 《变压器》2012,49(12):21-24
建立了油浸式变压器冷却系统流体场的二维模型,得到了变压器内部各点的温度和流体场分布状况,分析了散热器中心高度变化对其散热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原  刘文里  王录亮 《黑龙江电力》2012,34(1):37-40,43
阐述了油浸式风冷变压器绕组的热源和冷却结构,采用热-流耦合方法建立了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1台180 MVA油浸风冷变压器进行计算,得到了绕组稳态温度分布及油流分布,并分析了挡油板位置及数量对绕组温度场及油流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绕组辐向加油道和加挡油板均会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在端部设置较少的挡油板会比沿绕组轴向均匀设置挡油板散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220 kV/180 MVA三绕组电力变压器出口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计算问题,从磁势平衡原理出发,建立了在中压绕组短路工况下中压绕组短路力的计算模型,利用"场-路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该模型的二维瞬态漏磁场,获得了中压绕组线饼的受力分布和瞬变曲线,并对受轴向短路电动力作用最大线饼的轴向稳定性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三绕组变压器中压短路工况下中压绕组短路电动力的计算方法,省去了传统计算电动力复杂的计算过程及一些计算假设,提高了计算精度,变压器的中压绕组具有足够的轴向机械强度,对变压器设计和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