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107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72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572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hree kinds of ethylene-octene copolymers (POE) were melt-blended with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E-HD)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ir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POE and its effects in toughening PE-HD. The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POE can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PE-HD. 60:40 PE-HD/POE is elongated to break up to 700% while impact strength is 84.7 kJ/m2 at −30°C, which is 21-fold of PE-HD. In the brittle to ductile transition (BDT) during impact, the fracture mechanism changes from the crazing mode to the shear yield-plastic deformation mode. The BDT temperature decreases as the POE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content increase. The interface strength in tension is estimated to access their effects. The Boltzmann-type models were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describe the typical S-shaped curves in BDT of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vs POE content or temperature. The supplementary decay model is suggested for the attenuation in toughening. Transition map in impact is proposed to select the use range of composition (c ) and temperature (T ) for high toughness. The curves are converted into 3D graph of T -c -impact strength for illustrating their coupling-separate effects, and further into the contour map of impact strength in T -c space for finding their partial equivalence.  相似文献   
2.
番禺30-1砂岩强水驱气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垂向非均质性严重且边底水能量强的番禺30-1气田面临的潜在开发问题,通过岩心分析及测井二次解释,对其夹层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研究,划分出19个流动单元并定量描述了各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建立了该气田的精细地质模型。综合评价表明,新建的地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该气藏合理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后备可采储量不足,低勘探程度区域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低勘探程度区域的资源评价精度,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并利用勘探程度较高区域的资源评价结果,求准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聚集量,进而模拟求出其烃排聚系数、储量密度系数、单储系数和单生系数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利用练台地质推断法对低勘探程度区域进行评价,并对该方法评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综合地质推断法的成果更能准确反映一个盆地、坳(凹)陷或区带的油气潜力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空间结构变化的要求与动态资料确定的储量共同作为约束,建立了包含两个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 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孔隙率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在实现过程中,通过初始控制参数的给定及目标函数修改提高了运算效率。由于目标函数有效地整合了静、动态信息,从而降低了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拟的精度。合成数据及实际数据的模拟试验表明,整合区域特性约束不仅提高了孔隙率模拟精度,而且算法收敛快、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张宇等及钱忠平等提出的高频噪声判别准则基础上,利用夏洪瑞等根据在窄档等频距小波分频之后识别、压制高频噪声的思路,提出在时频域将代表地震道主要能量的几个频带的平均振幅绝对值作为正常子波的平均振幅绝对值,以此来识别和压制高频噪声的异常振幅。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此法不仅可以压制高频谐振及高频突发噪声,而且可以保护弱地震反射信号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6.
马西洼槽中南部区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西洼槽是饶阳凹陷的主力生油洼槽,它为任丘潜山构造带、南马庄构造带、八里庄构造带提供油源。马西中南部剩余资源量较大,勘探目的层系多、勘探领域广,有较大勘探潜力。通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构造精细解释和地质综合评价认为,马西断裂构造带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带,南马庄构造带为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带。下第三系Es3段为最有潜力的勘探层系。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以及地震相分析,落实了一批构造、岩性—地层圈闭,为老油田的勘探找到了接替战场。  相似文献   
7.
提取地震信号高频信息方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为当代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取地震资料高频信息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中对分辨率、分频处理地震信号、波阻抗反演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得出以下认识:1要提高垂向和横向分辨率,必须设法提高野外采集地震资料的频率;2地震分频处理是偏移后提高分辨率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应该限定在地震波的有效频带内,而超出有效频带,可能会带来很多假像;3低频合成地震记录中高频反射系数存在不确定性。在基于模型波阻抗反演的方法中,反演结果受初始模型的影响非常大,初始模型是依据测井资料建立的,初始模型与实际情况越接近,反演效果就越好;否则,会产生模型化的现象;4在相对波阻抗数据体(相当于地震数据体)作为约束条件下的SP测井参数协克里金插值是正演过程,消除了模型化的问题,使反演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提高了砂层真实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岩石物理横波速度曲线计算技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横波速度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参数。针对实际生产中缺乏横波速度测井曲线资料,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精确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横波速度计算理论模型的研究分析,选择Blot-Gassman模型法,利用岩石矿物成分、流体成分、孔隙度及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横波速度测井曲线的计算,并对横波速度计算技术和流程进行研究。在实际工区进行了横波速度曲线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横波吻合程度较高,误差小于10%,该技术在储层和流体识别预测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反射系数序列为非高斯、平稳和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地震子波为非因果、混合相位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应用滑动平均(MA)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地震记录进行建模,并采用运算代价较小的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线性化求解方法——累积量矩阵方程法进行了子波提取和模型适应性的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比滑动平均(MA)模型具有参数节省、模型更为高效的特点;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加性高斯噪声,但对累积量样本估计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累积量样本估计的误差和方差适度,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描述的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高效、准确地估计出地震子波。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的古河道砂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西北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时间域、频率域地震属性的分析,研究了河道砂体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总结出了一套利用时间域、频率域地震属性识别古河道的方法。其中对河道砂体较为敏感的沿层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梯度、有效带宽及瞬时频度等。利用这种识别方法在该区找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为该区的岩性勘探部署提供了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