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8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廊在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营造手法亦是精妙.通过大量古典园林实例考察,从适应地形、以曲胜直、营造空间、移步换景、以廊为景5个角度对古典园林中廊的营造手法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廊的营造奥秘,从新的角度品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2.
p-y曲线法在国内外的桩基设计中广泛使用,但对于黄河三角洲新近沉积粉土的p-y曲线尚缺乏研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根据桩身弯矩、桩身水平位移与桩周土抗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地基单桩p-y曲线,并与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的p-y曲线以及现有的两种粉土p-y曲线进行比较。对比发现:API推荐的p-y曲线有偏大的初始土抗力及偏小的极限土抗力,而现有的两种粉土p-y曲线有偏大的极限土抗力。最后给出了在黄河三角洲粉土地区桩基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成功地将现象学思想运用到建筑领域。他在建筑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该文试图探讨霍尔是如何从场所与现象、纠结的经验、光与空间、以及材料和细部四个方面探寻人与建筑之间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典型藏族村落为例,讨论了"地方神"文化对于藏族聚落的显性和隐性作用:除了影响到聚落的规模,塑造了聚落"双核"的空间形态外,还具有凝聚群体、心理慰藉和建构身份等潜在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以其创新性的 手法积极探索空间的多种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强调对空 间的体验和感知,发展出了基于“视差”的透视空间、十 字交叉和链合空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宗教的信徒们普遍认为,神圣与洁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神圣有关的都是洁净的,世俗事物则是污秽的。而各个民族对于洁净和污秽的标准因各自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神圣与世俗二元世界构成的西藏传统社会中,藏族人有着重宗教、轻世俗的价值观念,其洁净观更多地表现在精神层面。洁净与污秽之间存在着不可混淆的宗教规则,这构成了藏族民居空间主要的分类秩序之一。在此观念影响下,藏族聚落中的寺庙与民居有着建筑形制上和空间上的圣俗之分,民居内部也存在着从外至内、由污秽到洁净的层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运用生态建筑的适宜技术,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银川市碱富桥村的规划设计根据西北地区农村特点,对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优化利用及生态建材等适宜技术进行了探索,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小辉  何泉 《建筑师》2005,(6):83-87
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以其创新性的手法积极探索空间的多种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强调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发展出了基于“视差”的透视空间,十字交叉和链合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重正化群理论在临界突变问题分析中的优势和岩土体的自相似特性,从海床土微观结构入手,引入三维颗粒堆积模型来描述孔隙渗流临界行为,找到了土体渗流与临界孔隙率的关系,给出了海床介质孔隙率与渗流发生的物理判别准则。在土体二元介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饱和海床土宏观液化与微观强度的定量关系,构建了海床土体微单元破坏的重正化群模型,并对结构面断裂损伤临界概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床土液化是渗流-应力耦合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单元体断裂损伤导致液化贯通带形成,进而引起海床土的宏观液化,液化贯通带的提出对研究海床土液化破坏规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