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天津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及处置状况,对天津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堆肥处理技术进行了简介和比较,分析了目前天津生活垃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加快天津城市垃圾处理提供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川中北斜坡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性主要为生屑灰岩,发育岩溶缝洞型储层。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特征,确定了茅口组溶蚀孔洞及裂缝中的矿物充填序列。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期次成岩矿物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川中北斜坡二叠系埋藏热演化史及成岩矿物U—Pb定年数据,明确茅口组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茅口组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溶蚀孔洞及裂缝、溶蚀缝为主;孔洞中见粉—细晶方解石→细—中晶方解石→粗—巨晶方解石3期充填。第二期方解石U—Pb年代学定年时间为晚二叠世(244.1±6.3 Ma),流体包裹体特征表现为高成熟度液烃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混生,测得均一温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20~130℃之间,第三期粗—巨晶方解石发育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及沥青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65~170℃之间。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经历了3期成藏事件:第一期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生成的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第二期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油藏裂解形成气藏;第三期为晚白垩世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气藏调整形成现今混合气藏。中二叠统天然气主要为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混有少量中二叠统自身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异类传感器由于探测维度以及探测空间的不同,导致传感器之间的航迹关联变得困难。为实现海陆空之间统一的目标信息态势,本文针对雷达、被动声纳的航迹关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双门限的异类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假设检验,将N个探测周期内的每个观测样本与第一门限λ进行比较,统计超过门限的样本数,并将统计结果与第二门限L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异类传感器之间的航迹是否关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航迹交叉、分岔的情况下,仍然有很高的关联正确率,并且对于水下目标的识别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成岩演化特征复杂,有效定量研究其油气成藏过程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碳酸盐矿物激光原位U—Pb定年受矿物低放射性元素丰度制约的同时,普遍存在微量元素分馏、质量歧视、普通铅校正等缺点,基于高质量标样、207Pb-和208Pb-校正方法等能有效降低其U—Pb年龄误差值。为有效进行古老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期次年代学研究,采取烃类包裹体赋存碳酸盐矿物U—Pb定年“五步法”分析过程,包括岩心观察、同位制片、显微无损观测分析、原位主—微量元素测试和激光U—Pb定年,能够有效指导定量成藏年代学过程中点位选取,最大限度降低矿物微量元素非均一性等缺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期次定量化研究表明:灯影组储层流体活动可分为粉晶白云岩/栉壳状白云石(509±38 Ma)→第一期沥青→中—粗晶白云石(453±52 Ma)→鞍形白云石/萤石(240±34 Ma)→第二期沥青→石英多期充注过程。进一步综合研究表明,川中地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历经早寒武世—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三叠纪多期生烃过程,灯影组储层内油气历经早寒武世—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三叠纪幕式油气充注过程,以及侏罗纪—...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7个钢筋混凝土圆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个为设计轴压比0.82的未加固对比柱试件,另外6个为不同高轴压比下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柱试件,主要考虑了环向预应力和轴压比两种参数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后,其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预应力纤维条带提供的环向主动约束力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加固后高轴压比圆柱呈现出弯曲破坏特征;采用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柱极限荷载点位移 Δm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周长东  李慧  田腾 《工程力学》2015,32(2):147-153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地震损伤性能,利用包括对比柱在内的13根混凝土圆柱试验数据,对修正的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地震损伤模型;根据试件的轴压比、纵向配筋率、考虑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及箍筋的双重横向约束作用对组合参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该文推荐模型中组合参数的经验表达式;基于所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损伤状态的特征点所对应的地震损伤指标,据此给出了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抗震分级标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CFRP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损伤指标与试验结果基本符合,证明了该损伤模型以及加固柱的抗震等级划分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侧向预应力约束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7根混凝土圆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采用理论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能够考虑轴压比与预应力大小两因素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混凝土圆柱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混凝土圆柱后,柱的滞回性能有显著改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提供的环向主动约束力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加固后高轴压比圆柱的破坏形态由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更好的弯曲破坏.采用推荐模型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