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矿业工程   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加拿大帕莉莱(Prajrie Flats)矿床现代表生铀成矿作用特点,认为表生环境下,砂、砾沉积体中基本不存在铀的富集,而富集于细碎屑沉积物中的铀是不稳定的,在压实成岩过程中,解吸铀及部分吸附铀会逐渐迁移到附近的砂岩(体)内,对砂岩铀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帕莉莱矿床现代表生铀成矿作用特点,提出半干旱或干湿型古气候环境下形成的杂色建造可发生铀的沉积成岩预富集,并是砂岩铀矿的重要含矿建造之一。  相似文献   
2.
铀矿勘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手段、新技术的其支撑与服务可以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找矿信息.诸广铀矿集区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之一,通过对该区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构造解译,解译出常规较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较难解译的小型至微型构造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铀成矿存在某种联系.本工作可为该区铀成矿规律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构造信息和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余田群菖蒲组火山岩属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火山岩稀土总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62.1~310.81)×10-6;酸性火岩稀土总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142.31~643.39)×10-6.从基性火山岩到酸性火山岩,随着SiO2的增加,分异程度愈强.对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板内环境,明显具富集地幔物质性质,且受地壳物质或花岗质岩石的混染;酸性火山岩岩浆主要来自浅部,具壳源性质.  相似文献   
4.
阴极发光技术是当前岩石和矿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该项技术在新疆伊犁盆地512砂岩型铀矿床的首次应用,系统总结了赋矿砂岩石英、长石、岩屑等碎屑和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揭示了碎屑的次生加大、裂隙愈合等成岩演化过程中用常规可视性方法观察不到的许多信息。研究表明,阴极发光技术在了解砂岩型铀矿床赋矿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探索蚀源区、了解赋矿砂岩的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快速准确的鉴定砂岩碎屑和胶结物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甘肃北山公婆泉盆地砂岩型铀成矿的目的层,查明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综合利用前人的工作资料,分析盆地地层结构、地层层位、沉积体系、岩性及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条件,结合公婆泉盆地中生代地层的主要特征研究,指明了白垩系地层为主要找矿目的层及铀成矿的有利条件,对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阴极发光技术是当前岩石和矿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该项技术在新疆伊犁盆地512砂岩型铀矿床的首次应用,系统总结了赋矿砂岩石英、长石、岩屑等碎屑和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揭示了碎屑的次生加大、裂隙愈合等成岩演化过程中用常规可视性方法观察不到的许多信息。研究表明,阴极发光技术在了解砂岩型铀矿床赋矿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探索蚀源区、了解赋矿砂岩的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快速准确的鉴定砂岩碎屑和胶结物成分及其含量、评价砂岩型铀矿床的可地浸性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利用阴极发光技术还揭示了512铀矿床赋矿砂岩石英碎屑的放射性辐照边。石英碎屑放射性辐照边表明存在一个铀的淋滤和迁移过程,可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Maybelle河与Sue C铀矿床分别位于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两、东部,铀矿化受区域性不整合面和构造控制,蚀变强烈,铀矿化具有明显热液成矿的特征,而且成矿年龄相近.最新的勘查开发结果和研究显示,虽同属于不整合面型矿床大类,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Maybelle河铀矿床基底绿泥石化强烈,矿体正位于不整合面之上;而Sue C矿床Cu含量高于V,且矿体位于不整合面之下,矿体受构造控制更为明显.这些异同点对于进一步认识不整合面型铀矿的特点,并指导勘探实践意义重大,且其差异性又丰富了不整合面型铀矿的成矿模型,开阔了寻找该类型矿床的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8.
产铀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及其鉴别标志(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现有重要产铀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动力学演化,划分出六类产铀盆地,并以每类盆地中的类型代表命名,即楚·萨雷苏-锡尔河式、中央克兹勒库姆式、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式、外贝加尔式、波希米亚式和南得克萨斯式。对每类产铀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进行了界定并归纳出其鉴别标志。最后,分析了各类产铀盆地的区别。提出中国寻找产铀盆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产铀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及其鉴别标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国内、外现有重要产铀盆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动力学演化,划分出6类产铀盆地,并以每类盆地中的典型代表命名,即楚·萨雷苏-锡尔河式、中央克兹勒库姆式、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式、外贝加尔式、波希米亚式和南得克萨斯式。对每类产铀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其鉴别标志。最后,分析了各类产铀盆地的区别,提出中国寻找产铀盆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9月开始,铀价脱离石油价格并继续独立快速上升,上升了约一倍。预测在未来的10 a内,随着大量新增核反应堆陆续竣工运行,铀的需求量必将随之持续增加。如果在探寻新的铀矿资源方面不出现重大突破,铀价将中长期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