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内压式中空超滤膜组件的流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丹燕  辛永光  黎华恒 《广东化工》2012,(4):190-191,137
利用水力学的相似原理,建立了内压式中空超滤膜组件死端过滤时的简化模型,运用流体力学Fluent软件模拟了该组件的内部流态,分析了组件内部总压和径向速度沿流程的分布,讨论了组件不同产水位置内部的流场分布,得出了膜组件的较优产水位置为产水位置1。  相似文献   
2.
以平板超滤膜元件的理想结构及传递过程的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超滤膜元件运行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在分析元件运行参数基础上确认了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使微分方程组具有唯一解。膜元件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为超滤膜元件结构及运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超滤系统运行模拟软件的编制建立了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反渗透与纳滤2套长流程工艺系统在线监测的运行参数分析,对比了两系统中膜通量、透过率、膜压降等元件参数沿系统流程的变化规律,明确了有机与无机污染对于两类膜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实验,量化了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标准化模型的偏差,明确了给水盐浓度是影响模型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最显著因素.通过引入修正系数α,对模型中的给水盐浓度校正系数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显著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管路结构及其水力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反渗透系统中各膜容器进水管路压降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进水方式、进水流量、管径及管长等因素对容器进水压力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明确了进水方式是影响各容器间进水压力差值的显著因素,并提出了反渗透系统最优管径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在平板卧式超滤膜元件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膜元件运行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由膜元件运行参数限定了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推导出微分方程组具有唯一解.膜元件运行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为分析膜元件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数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离子色谱仪和TOC分析仪对系统的水质进行了适时检测,同时对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在线监测。通过分析系统运行压力、元件压降及各元件产水水质的变化,研究了系统沿流程前后端污染之不同,实现了对系统污染沿流程分布的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芬顿(Fenton)技术的氧化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