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述了氯化法钛白生产中氧化反应器结疤的机理、危害,喷砂除疤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生产过程中砂回收工艺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Yb和Zr元素对Al7Si0.3Mg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细化变质机理。结果表明,Yb、Zr元素的添加明显细化了α-Al基体,使其从粗大的树枝状晶转变为细小的花瓣状晶,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并且使共晶硅由粗大的针状变质为短棒状,这是由于Yb、Zr吸附在孪晶凹槽处(TPRE)改变共晶硅生长方式,最终改变共晶硅形貌;经热处理(T6)后,大量析出的Al3(Yb, Zr)粒子起到了沉淀强化进而细化晶粒的作用。当Yb质量分数为0.3%、Zr质量分数为0.25%时,合金(T6)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为296.3 MPa和9.2%,较未细化变质的合金分别提高了17%和1.1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Al7Si0.3Mg合金含0.3%Er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Zr含量对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Zr元素之后,Zr与Er形成了第二相颗粒Al3Er和Al3Zr,这些第二相粒子在铝液凝固过程中起到双重形核和细化作用,显著细化α-Al和共晶Si的分枝,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当Zr含量为0.2%时,其抗拉强度达到了182MPa,延伸率为6.4%,较未添加Zr元素的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16.7%和33.3%。  相似文献   
4.
四氯化钛的生产主要有沸腾氯化、熔盐氯化和竖炉氯化三种工艺。由于沸腾氯化充分利用气-固间的传质和传热的条件、炉型结构较简单、工艺流程短、装置生产能力大、环境污染小等是目前制取Ti Cl4的主流。沸腾氯化工艺按照氯化炉结构的不同分为有筛板和无筛板两种,排渣方式分为上排渣和下排渣。本论文介绍无筛板上排渣直筒型沸腾氯化炉生产四氯化钛的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铅钙银基三元及多元合金板在降低吸氧电位、耐腐蚀及抗蠕变性能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且可降低极板中银使用量40%左右,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极板易变形、电流效率衰减快、极板寿命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多元合金板的推广应用。通过对Pb-Ag-Ca-Sr-La多元合金阳极板进行晶粒晶界优化,使其抗拉强度提升5.26%,硬度提升7.03%,导电率提升6.25%,制备出抗变形、电流效率稳定,且更适合高酸、高杂质、高电流密度电解工艺的多元合金板。  相似文献   
6.
PECVD法制备硅太阳电池SiN薄膜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SiN薄膜具有SiO2、TiO2等薄膜无法相比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做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薄膜,对其制备工艺研究更深入。在总结最近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stry vapor deposition)制备SiN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衬衣温度在360℃左右,射频频率为13.56MHz,射频功率最好在30~20W的范罔,[Sill4:N2]/[NH11]的最佳流速比在4~7之间,退火温度350~400℃最合适,退火时间10s到10min。此外,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SiN薄膜中嵌入Si-ncs将会是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一个方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碳酸铵化学共沉淀法在1200℃保温24小时的条件下,制备了x组分为0.2、0.33和0.9的La1-xCaMnO3多晶靶材,通过R-T和XRD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获得了阻温特性良好(Tm-1为253K、TCR为3.2%)、物相较纯的各组分LCMO多晶材料.随着x组分的增加,Ca掺杂量越大,TCR越大、对应Tp温度越低,LCMO的晶格常数abc线性减小、晶粒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氯化法工艺生产的钛白粉浆料作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水合氧化铝,对包覆陈化的pH、温度、转速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包覆水合氧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陈化pH为9,陈化时间为90 min,陈化温度为70℃,搅拌转速为150 r/min。并对未包覆与优化工艺条件的样品进行TEM、颜料性能、和包覆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包覆的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薄膜能够改善钛白粉的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污酸特点的基础上,综述铅锌冶炼污酸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对污酸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短期内硫化+石灰+铁盐工艺仍占主导地位,并提出污酸资源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