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8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宁河巫溪站历史洪水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宁河巫溪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大断面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 ,结合历史洪水调查中被调查人对 1 938年历史洪水雨情、水情的描述 ,采用多种方法对巫溪站 1 938年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进行推求 ,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数值 ,为大宁河剪刀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充分分散的水泥生料粉颗粒与高温气流在悬浮预热器中的热交换是瞬间完成的基本事实出发,本文从理论上推出了单级、二级和多级粉体预热器热效率及其它们最大值的解析式。指出粉体预热器的热效率与气固两相起始温度、固气比、各级预热单元的分离效率、气固两相的物性参数及预热器的级数等有关。应用上述解析式可得最佳设计和最优操作参数。理论研究表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各级预热单元的分离效率、加大固气比、增加预热单元的级数是提高系统热效率的三大重要途径。对于多级预热器其固气比应在0.9~1.4之间为宜,而级数不必超过六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输送床颗粒加速段气固两相对流换热系数和温度都连续变化的实际,建立了毕渥准数小于0.1时的群颗粒非稳态对流换热数学模型,可求解气固有效换热时间,结合颗粒运动方程,能确定出有效换热管的高度。数学模型的理论计算、热模试验及现场实测均表明,水泥生料粉和高温气流的换热主要发生在加速段的起始区,其距离不超过20厘米,时间不大于0.03秒。强调降低各级预热器输送管的长度,增加预热器的级数,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温大颗粒气固流化床流化行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光  徐德龙  范海宏 《化学工程》2007,35(1):16-19,63
通过数值模拟,对内含直径为3 mm流化颗粒的二维高温流化床开展了研究。其中欧拉途径被用于描述气相运动,而对颗粒相描述则采用拉格朗日途径。采用离散单元法跟踪颗粒在不同时刻位置和速度。结果表明:与300K时相比,1 000 K高温床的临界流化风速有所提高,压降脉动及床层最大膨胀比明显降低。1 000 K时,流化数提高至1.67,高温床内可见到大尺寸的气泡。在气泡之外上、下2个区域中处于气泡对称轴上的颗粒,水平速度具有相反的方向;而y方向上,这二部分颗粒群的速度均向上并大致在10-1m/s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的“陕西现象”——由来、困惑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陕西现象",并就何谓中国高等教育的"陕西现象"、"陕西现象"的成因和困惑以及解决"陕西现象"的出路等三个方面做了阐述,希望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使陕西的高等教育能一如既往地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适应嵌入式设备外设的多样性,本文以特殊矩阵键盘为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驱动控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采用外扩3片SN74HCl64芯片的方式,节省了GPIO引脚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Linux内核中input子系统的特性和工作机制,呈现了较为完整的输入事件由内核空间传递到用户空间进程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模块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改性是增强玄武岩纤维与基体材料之间结合性能的关键。综述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以及酸、碱刻蚀,等离子处理辅助协同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导纤维探测了二维流化床中运动颗粒的反射光.光探头包含三根光纤,中间一根用于发射光,上、下各一根接收粒子反射光.颗粒速度由两路反射光强度的相关分析给出.测量给出的光脉冲信号幅值和宽度随颗粒反射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三种流化数下测得的颗粒上升速度范围为0.1—0.5 m/s.床中心和过渡区测得的颗粒上升速度随流化数的增大而增大.近壁区内颗粒主要显示下降运动以及偶然的上升,尤其是在流化数较大时颗粒下降运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NS—A型分解炉十分之一的冷态模型测试了炉、窑两路气的管道阻力特性,分解炉内的流场及物料停留时间.测试说明:1要注意调节炉、窑两路气的管道阻力.以满足需要的流量分配;2分解炉内气体流动几乎是平推流,返混小.固气停留时间比较小,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考虑足够大的炉容;3由于炉内物料有分层现象.减小了分解炉的有效容积,因此设计分解炉要尽量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悬浮态磁化焙烧菱铁矿及冷却条件对产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传统的堆积态菱铁矿焙烧工艺具有气固接触面积小、能耗大、矿石质量不均匀、容易产生"过烧"和"欠烧"的缺点,开展了悬浮态磁化焙烧细粒菱铁矿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冷却条件对焙烧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速度是影响焙烧矿质量的重要因素,将焙烧矿在空气中快速冷却可跳过500~400℃相变激烈区,减小氧化程度,获得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