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信忠 《电梯工业》2006,7(6):33-34
电梯停驶有可能同电锁关闭有关  相似文献   
2.
阳极气泡的行为是影响铝电解过程中电解质运动的主要因素,可引起熔融电解质做循环运动,加速氧化铝的溶解和扩散,减小电解质区域中氧化铝的浓度梯度,增加电流效率,而且流体的流动有助于阳极气体的释放。然而,阳极气泡的存在恶化了极间的导电性,使槽电压升高,对电解质产生的强烈扰动,将导致金属铝发生二次反应而造成损失,降低铝电解电流效率。从物理模型中的冷态模拟实验、热力模拟实验和实验室电解实验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铝电解中阳极气泡行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镁、碳酸氢铵为原料,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合成了棒状结构碱式碳酸镁前驱体,经高温热解得到多孔奶酪棒状氧化镁(C-MgO)。基于SEM、XRD、IR、TG表征技术分析了其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官能团组成等物化性能。并探究了C-MgO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锰的效能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MgO展示出5793mg/g超高的锰吸附能力,高于目前报道吸附材料。此外,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材料能够在加入量仅为0.08g/L的条件下实现废水中锰的快速去除。吸附机理结果研究表明,C-MgO对锰的吸附过程主要吸附机理为氧化镁质子化、锰氢氧根配位、镁锰络合等,使活性氧化镁通过化学吸附转变为MgMn2O4。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证明了C-MgO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前驱体法合成的奶酪棒状氧化镁合成技术,吸附材料能够实现锰废水的低成本、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以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Co、Ni、Pt/Al2O3四种单一组分催化剂(M/Al2O3)。研究了M/Al2O3催化剂对丙三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适用性及反应行为;考察了制备条件及还原条件,通过活性、稳定性及抗积炭性进行了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XRD表征。研究发现M/Al2O3催化剂用于丙三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均表现出一定活性;其中Cu/Al2O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积炭性;Pt/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抗积炭性、高温活性,但稳定性较差;Co/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Ni/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5.
二氯乙烷连续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氯乙烷为原料、氯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连续制备乙二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工艺条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4 MPa,氨烷比24.4,催化剂加入量0.48g,氨水质量分数60%,双催化剂质量比1∶1,反应停留时间7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乙二胺的收率为64.24%。与间歇工艺相比,连续催化氨化法制备乙二胺明显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物耗,减少了氯化氢、氨气在空气中的逸散引起的环境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硫酸和氯化铝为酸性介质,亚硝酸钠为催化剂,常压氧气氧化乙二醛制备乙醛酸,进而在不添加酸性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合成尿囊素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了氧化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乙二醛质量分数25%,钠醛比0.2、酸醛比0.4、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乙醛酸收率为76.12%;缩合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乙醛酸尿素投料比1∶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h,此时尿囊素的收率可达60.75%。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体磷污染治理问题,以菱镁矿轻烧粉为原料,采用矿石沉淀煅烧法制备高比表面、超细氧化镁产品,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热解时间、搅拌速率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氧化镁比表面积和粒度的影响。采用XRD、SEM、BET、FTIR和粒度分布仪对制备的氧化镁进行表征,并对其磷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硫酸镁浓度0.5 mol/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120 min、搅拌速率300 r/min、表面活性剂添加量0.5%的条件下,制备的多孔层状氧化镁比表面积为125.52 m2/g,平均粒度为15.17 μm。将该氧化镁用于吸附磷废水,对磷酸根的吸附量为141.2 mg/g,去除率为70.6%,该氧化镁对磷的吸附机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反应两种吸附方式共同作用,且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组装技术合成了微米级管状团簇体碱式碳酸镁(MTBMg),进一步热解得到管状团簇体氧化镁(MTMgO)。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分析对MTMgO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为80 ℃、反应物浓度为0.6 mol/L条件下利用自组装技术构筑了MTBMg,热解后形成的MTMgO保留了前驱体MTBMg的相似结构,且具有丰富的微米尺寸氧化镁,为磷的吸附提供了活性位点。磷模拟废水吸附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3~11条件下MTMgO表现出优异的吸附磷的性能,其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当废水pH=10时MTMgO对磷的理论吸附量最大,为2 120.12 mg/g。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MTMgO吸附磷的过程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度均较高,是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的过程,随着MTMgO加入量增加由化学吸附为主导向物理吸附为主导转变。当废水中磷的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吸附剂对磷的去除率仍达到96.47%。  相似文献   
9.
采用吸附强化技术强化了乙醇水重整制氢过程。考察了温度、水醇比、液空速对无强化乙醇水重整制氢反应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吸附强化乙醇水重整制氢反应特性。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吸附强化乙醇水重整制氢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22~444 ℃、水醇比10.2~10.8、液空速0.13 h?1,在此条件下的氢产率为3.2 mol/mol,同比提高了51.7%,氢含量为88.91%,同比提高了22.9%,反应温度降低了178 ℃,降低了能耗,控制了CO2排放。  相似文献   
10.
以无水MgSO4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在NH4HCO3溶液中合成纳米片状氧化镁,用于吸附含镉废水。采用TGA、XRD、SEM、BET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得的氧化镁具有不规则片层堆叠而成的孔隙结构,且活性位点较多,纯度较高。该氧化镁对水溶液中Cd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平衡状态下,氧化镁对Cd2+的最大吸附量达到801.16 mg/g。动力学拟合分析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FT-IR分析揭示了Cd2+在氧化镁上的吸附机理,这主要是由于Cd2+在氧化镁表面发生沉淀。该纳米材料对水溶液中Cd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未来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污染控制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