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金属工艺   9篇
  2015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L) 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GL 和β-GL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 方法 运用HPLC-UV 法检测小鼠单次iv α-GL 或β-GL 53 mg·kg-1后5、15、30、60 和180 min 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 结果 α-GL 和β-GL iv 后分布迅速,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30 min 时;α-GL iv 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β-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β-GL 或与其相近;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180 min 时α-GL 各组织脏器(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GL 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30 %~ 70 %。 结论 小鼠iv α-GL 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 的速率高于β-GL, 无组织蓄积;而β-GL 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有蓄积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龙燕  杨勇  丁建花  胡刚 《金属学报》2004,9(4):378-381
目的:研究ATP 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KATP) 开放剂埃他卡林(Iptakalim, Ipt) 对由氟哌啶醇(haloperidol) 诱导产生的大鼠帕金森样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氟哌啶醇诱导大鼠帕金森样症状, 以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 为阳性对照, 观察不同剂量Ipt 对大鼠运动潜伏时间、行走时间以及直立和梳洗次数的影响。结果:Ipt 能显著改善氟哌啶醇引起的大鼠自发性活动减少;能缓解氟哌啶醇引起的大鼠全身僵硬, 并且随剂量的增加,Ipt 的作用逐渐增强。结论:KATP 通道开放剂Ipt 能够改善氟哌啶醇引起的大鼠帕金森样症状, 是一个极富治疗潜力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the Ginkgolides Injection, GI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再灌注1h后腹腔注射(ip, bid)不同剂量的GIs(1.25、2.5、5mg/kg),连续治疗3天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备大鼠tMCAO模型,于再灌注1h给予GIs (2.5mg/kg),24h和72h 时取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自噬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GIs(2.5、5mg/kg)显著改善tMCAO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GIs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上升。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张徐宁  丁建花  刘苏怡  刘强  范益  胡刚 《金属学报》2004,9(10):1179-118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全血中羟喜树碱两种活性成份羧酸型羟喜树碱(CHCPT)和内酯型羟喜树碱(L-HCP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荧光法, 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 nm, 发射波长为550 nm, Discovery 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三乙胺-0. 05 mol·L-1 磷酸氢二钾缓冲液(34 ∶5 ∶ 1 ∶60, pH:6. 8), 流速1. 0 ml·min-1,N2000 色谱工作站采集数据, 外标法计算药物浓度。结果: 全血样品中C-HCPT 、L-HCPT峰分离良好, 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样品峰, 最低检测浓度为2. 5 μg·L-1。C-HCPT 、L-HCPT 浓度范围在2. 5 ~ 1500 μg·L-1间呈线性相关, 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6x-921. 56 和y =11840x-5188. 4,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9998 和0. 9991, 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5. 5 %~ 98. 6 %和78. 4 %~ 89. 1 %, 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0. 7 %~ 103. 9 %和96. 8 %~ 102. 0 %, 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 0 %, 提取后样品-75 ℃ 冻存7 d 稳定。结论: 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 且灵敏、可靠, 适用于HCPT 类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HCPT 两种活性成份C-HCPT 和LHCP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6-羟基多巴胺(6-OHDA)对C6 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对培养液中[3H] -D,L-谷氨酸的摄取;应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活性。结果 6-OHDA 和MPP+均不同程度地抑制C6 胶质瘤细胞摄取Glu;6-OHDA 显著抑制C6 胶质瘤细胞活性,而MPP+却不影响细胞活性;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TPA 显著增强C6 细胞对Glu 的摄取,并拮抗MPP+对C6 细胞摄取Glu 的抑制。结论 6-OHDA 抑制C6 胶质瘤细胞对Glu 的摄取,可能与其抑制细胞活性有关,而MPP+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直接影响转运体的摄取功能有关,并可能由PKC 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6.
柴怡  丁建花  李皓  胡刚 《金属学报》2005,10(4):377-381
目的: 研究 KATP 通道开放剂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chloride, Ipt) 对 H2O2 所致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PC12细胞, 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PLC 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 的含量, 荧光法测定胞内钙离子([Ca2+]i) 浓度。结果: Ipt 可浓度依赖性的拮抗H2O2 介导的细胞毒性, 提高细胞生存率, 降低胞外Glu的释放以及胞内 Ca2+ 浓度。该保护作用可被200 μmol°L-1 5-HD(线粒体K ATP 通道阻断剂) 部分拮抗。结论: Ipt 可拮抗 H2O2 介导的细胞损伤作用, 该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芸  丁建花  胡刚 《金属学报》2004,9(1):25-28
目的: 研究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拮抗剂(E)-2-甲基-6-(2-苯乙烯) 嘧啶(SIB-1893) 及6-羟基多巴胺(6-OHDA) 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原代培养, 根据[3H] 标记的D, L-谷氨酸摄入量判断细胞的谷氨酸摄取功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与荧光检测器联用的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的谷氨酸水平;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6-OHDA 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降低细胞活力, 但不诱导细胞释放谷氨酸;SIB-1893 不影响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量, 但可以增加6-OHDA 损伤组的谷氨酸摄取量。结论: 6-OHDA 的神经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有关, SIB-1893则能逆转6-OHDA 引起的谷氨酸摄取抑制效应,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模型,于缺血1.5 h再灌后1 h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0.625,1.25 和2.5 mg/kg,i.p., bid)及阳性药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kg,i.p.,bid),再灌注72 h后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水肿测定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药物对主要神经血管单元组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 银杏内酯注射液(2.5 mg/kg, i.p., bid)显著改善t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并且能调节神经血管单元组分,表现为减轻缺血再灌后大鼠半影区皮层神经元的丢失,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血管外基质胶原蛋白Ⅳ(Collagen IV)的降解。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t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对内皮素-1(ET-1) 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内皮素-1 刺激培养兔PASMC 增殖模型;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 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兔PASMC 细胞周期。结果: 吡那地尔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素-1 所致的[3H]-TdR 掺入量增多, 阻止兔PASMC 由静止期(G0/G1 期) 进入DNA 合成期(S 期) 和有丝分裂期(G2/M 期)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阻断剂格列本脲可拮抗吡那地尔对[3H]-TdR 掺入的抑制作用。结论: 吡那地尔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抑制内皮素-1 诱导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望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所致的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