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厚板轧制过程中,把握材料的宽展规律,提高宽展预测精度是保证最终钢板宽度满足要求的关键环节.从影响宽展的因素和常用的宽展公式出发,研究宝钢5m厚板轧机PVPC平面形状控制的宽展数学模型及其建模过程,对该模型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做了客观评价.并利用生产中积累的数据,应用数据统计回归方法,对宽展模型的协调因子xt,y1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宽展精度,减小了宽度预测偏差.  相似文献   
2.
张敏文  吴晓辉  鲁岩  苗雨川  汪鎏  刘健 《轧钢》2009,26(6):26-28
为控制厚板轧制过程中的镰刀弯,从力及力矩平衡的理论出发,综合考虑垂直和水平方向力的影响,对轧制力模型进行了修正,介绍了该修正模型的理论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边部线状裂纹在厚板产线属于常见缺陷,国内外很多厚板研究机构均对此类缺陷做过研究。通过大生产数据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对部分研究的理论机理进行了验证:轧制过程中,板坯侧面靠近板坯轧制上下表面处首先形成凹陷,而后凹陷随侧面翻平过程到达轧制表面形成折叠,即边部线状裂纹。展宽轧制过程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变形会增加边部线状裂纹距钢板边缘的距离。通过试验轧机模拟寻找到了均匀化上下表面变形来减少翻平的措施,并结合缺陷的产生机理在大生产中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厚板轧制过程中存在的边部线状缺陷,应用概率论分析得出了边线缺陷产生的易发厚度区间为50~80mm,由此确定了立辊投用最佳时机为中间坯厚度为60~70mm,应用表明,随着立辊投用比例的增加,边线钢板质量损失率由0.71%减少至0.26%.  相似文献   
5.
张敏文  鲁岩  苗雨川 《轧钢》2014,31(1):29-31
为完善连铸板坯清理后尺寸修正的经验方法,通过对铸坯清理后的几何解析,结合宝钢5m厚板生产实际情况与断面规格尺寸,建立了一种稳定、准确的连铸坯清理后的尺寸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