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历史上有不少的发现与发明,人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它。但也有在缺乏充分的史料依据和科学的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匆忙下判断作结论,进行否定的,这种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真理是一面精细的筛子,它用人类实践织成的网络,既不让有价值的成果夭折,也不容忍错误的判断长久存在下去。 近年来,在我国纸史研究的领域中,出现了上述情况。起因是从我国西北地区出土文物  相似文献   
3.
以15CrMoR钢为基层、两种TP347焊带为堆焊层,采用稀释率较低的电渣焊工艺制备单层堆焊试样,并对试样进行理化及耐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堆焊试样的力学性能、硬度、化学成分及铁素体含量均满足标准要求,且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高温高压氢剥离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降温速率下两种堆焊试样均未发生剥离,但是在较高的降温速率下发生了剥离;电解充氢试验结果表明,A堆焊试样发生剥离而H堆焊试样未发生剥离,这说明H试样堆焊层熔合区相比于A试样,具有更高的抗氢剥离性能。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渗镀涂层防腐蚀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镍磷镀层、渗氮层的性能和在油气田应用的情况,并针对镍磷镀层孔隙率高、镀层厚度不均等缺陷以及渗氮层易于剥落和产生微裂纹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对国外涂镀技术和国内石化行业应用渗镀材料的性能及成功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金属陶瓷涂层具有合理的显微结构、表面硬度较高、抗断裂性强、耐腐蚀和冲蚀性能优异;铝钛共渗钢具有良好的抗湿硫化...  相似文献   
5.
在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环境(温度116~128℃,硝酸质量分数2%~20%)中对304L不锈钢进行3次长周期现场挂片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304L不锈钢的长周期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条件下的3次长周期挂片浸泡腐蚀后,304L不锈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晶间腐蚀及腐蚀减薄,且在硝酸质量分数2%~8%、温度116℃、时间156 d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程度最严重,不锈钢出现晶粒脱落现象,其全面腐蚀速率大于2 mm·a-1,腐蚀程度为严重腐蚀.硝酸还原反应器催化剂中的钯是急剧加速304L不锈钢腐蚀的主要介质,与304L不锈钢形成电偶效应,从而加速304L不锈钢的腐蚀,在该工艺条件下不推荐304L不锈钢作为脱重塔底区域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成对电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成对电合成技术新的研究进展,根据电解合成产物生成机理的不同,介绍了各种成对电合成技术的电极反应机理和应用情况,并对每种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成对电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化合物的合成开辟了新途径,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断阶滑行艇气层减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2种重心位置、2种断阶方式、5种喷气流量对断阶滑行艇气层减阻的影响,取得了总阻力减少25%的效果。阻力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喷气时形成的空穴所引起的浸湿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然气净化装置胺液水冷器已腐蚀穿孔管束内外部及截面的形貌观察、材质的化学分析、腐蚀产物的物相分析和腐蚀速率的估算等,确定了水冷器管束腐蚀穿孔的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水冷器管束材质合格,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和FeOOH(羟基氧化铁)。腐蚀穿孔的原因是由于管束内部涂层老化损伤造成局部剥落,裸露金属成为电化学腐蚀的阳极,形成腐蚀微坑,腐蚀产物堆积后形成垢下腐蚀,加速了坑内腐蚀,最终导致腐蚀穿孔。  相似文献   
9.
苯甲醛电合成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苯甲醛电合成的发展概况,详细地介绍了间接电合成法、成对电合成法和超声电合成法3种苯甲醛合成技术,并着重介绍了Mn3+/Mn2+电解媒质作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应用情况,指出超声电合成法将是合成苯甲醛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计量中心楼空调机组隔声问的重新设计,叙述了设计依据和程序,指出了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总结了设计方法和经验教训。不但解决了现实问题,还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