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5篇
无线电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论述用于激光荧光肺癌定位系统滤光片的膜系设计,制备这套滤光片所采取的工艺措施,最后给出研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混合氧化物掺杂电致变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林永钟 《光学仪器》2001,23(5):215-220
论述了采用混合氧化物掺杂的新方法,对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导电层分别掺入氧化物和金属,使电致变色器件响应速度、增大着色透过率变化等方面的特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林坚  林永钟 《光学仪器》2001,23(6):215-220
论述了采用混合氧化物掺杂的新方法,对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导电层分别掺入氧化物和金属,使电致变色器件响应速度、增大着色透过率变化等方面的特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制备圓形渐变衰减片的新方法。推导出适用于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实验装置、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此方法控制原理简明、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克服蒸发速率的不稳定性,提高样品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荧光分析用系列滤光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论述用于荧光分析专用系列滤光片的膜系设计 ,制备该系列滤光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最后给出专用系列滤光片的研制结果。  相似文献   
6.
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WO3:TiO2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的机理及WO3:TiO2厚度不同的器件的电致变色特性。结果表明:WO3:TiO2混合氧化物电致变色的过程符合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场作用下,着色前后离子价态发生可逆变化,着色后膜层处于混合价态离子共存状态。适当的TiO2掺杂量可以改善WO3:TiO2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特性、响应时间和器件寿命。  相似文献   
7.
林坚  林永钟 《光学仪器》1999,21(4):141-144
论述用于激光荧光肺癌定位系统滤光片的膜系设计,制备这套滤光片所采取的工艺措施,最后给出研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北京仪器厂生产的DMD-450光学多层镀膜机上,配上以APPLE-Ⅱ微型机为核心的膜厚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极值法原理通过检测和控制材料的蒸发速率,有机地使用“比较法”和“微分法”判断镀膜返转点。提高了极值点判断精度。还可控制扫描单色仪,进行波长扫描,显示并绘制相应膜层的光谱曲线,初步实现了光学多层镀膜的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镀膜质量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9.
在药物荧光成像系统中较好的荧光像的信噪比和分辨本领,可最大限度地克服肿瘤诊断中出现的假阳性,降低误诊率。理论分析并近似计算了用蓝光作为诊断早期鼻咽癌的激发光源时,信号和背景光的亮度分别为4.5×10-2lm·m-2·sr-1和877lm·m-2·sr-1。结果表明,为了能从背景中分辨出信号,窄带栅滤光片的荧光透过率应尽可能大,而背景光要截止到原来的4.3×10-5的量级。根据有色玻璃的吸收特性,实验时适当增加光在玻璃中的行程和带宽,使信号和背景光的透过率之比增大,从而得到较好的荧光像的信噪比和分辨本领,提高了图像目视探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采用混合氧化物掺杂的新方法 ,对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导电层分别掺入氧化物和金属 ,使电致变色器件响应速度、增大着色透过率变化等方面的特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