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温智 《中国电梯》2003,14(7):31-33
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某些关于电梯门安全的条款及其实际应用的保护装置作了一些探讨.可供有关部门参考。同时倡议在电梯设计中建设“畅通无阻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温智  李哲  李月皎  张晨 《当代化工》2018,(4):779-783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前行,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市场发展蓬勃,对于技术和工程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工程项目承发包通常为EPC模式为主。EPC项目具有持续时间长、风险因素多和工作界面复杂等特点,但与高风险相对应的是千亿美元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回报。根据工程造价形成规律,前期投标阶段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和风险管理,对预测成本构成,控制项目总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巴基斯坦某炼厂投标项目为例,浅析海外EPC项目在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路基浅地表热状态动态监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北麓河试验段天然地面和青藏铁路路基浅地面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动态监测资料,主要论述了天然条件下多年冻土浅地表地温特征及其上部活动层内热变化规律以及修筑铁路路基后多年冻土及其上部活动层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天然地面与铁路路基中冻土热状态的动态变化,给出了工程影响条件下冻土热状态的相对变化,并分析了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采用VC++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针对出入境化工产品信息管理业务需求的平台软件。系统采用MFC结合ADO数据库编程方法,实现了出入境化工产品信息快捷查询、统计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土与基础接触面间的冻结强度是评价冻土区基础工程抗拔性能,分析构筑物与冻土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青藏粉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了冻结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含水率和法向应力均对冻结强度和冻结强度恢复有显著的影响。冻土沿接触面的剪切滑移会导致冻结强度损失,冰胶结能力的破坏导致接触面黏聚力减小,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加导致内摩擦角增大,内摩擦角增加对冻结强度增加的贡献远远小于黏聚力减小导致的冻结强度降低。由于含水率、温度和法向应力对冻结强度有显著的影响,冻结强度对于评估基础所受的切向冻胀力以及评价基础的冻拔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行规范中冻土区基础切向冻胀力设计值主要依据土体冻胀敏感性确定,并未考虑含水率、温度和法向应力的影响,可能导致切向冻胀力设计值与基础实际受到的冻胀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引起基础冻胀失稳或经济浪费。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基保温材料处理措施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阐述了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基保温材料试验段路基结构、试验监测方案.通过试验路基建成一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对路基下伏多年冻土的变化动态、通过保温板的热收支、保温板上下面的积温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基保温材料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对于高路基原天然地表下活动层内会形成持久的零温带;进入保温板的热量在路基阴阳面呈现不对称,阳面吸热明显大于阴面.  相似文献   
8.
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地温和变形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地温、变形监测资料表明,在工程活动和气候变暖双重作用下,路基下多年冻土普遍存在着上限下降和地温升高等特征退化,从而产生了以融沉为主的公路路基病害。基于青藏公路唐南段和青康公路K369段路基地温和变形的现场监测资料,总结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两类典型变形——横向不均匀变形和横向均匀变形规律,并分析路基地温、变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稳定性,最终取决于路基下伏冻土的地温变化和含冰量状况,其温度状况和路基路面的变形紧密相关。对于横向不均匀变形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的不对称性导致路基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在路基下差异巨大,土层冻融状态的不对称最终引发路面变形在横向上的差异。退化性多年冻土区横向变形不均匀路基全年以沉降变形为主,且左、右沉降量差异较大,易于诱发纵向裂缝病害。对于横向变形均匀路基,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变形以下沉变形为主,绝大部分路段没有明显的冻胀变形过程或冻胀变形很小,基本表现为年际的均匀沉降变形。横向变形均匀路基横向上变形比较均匀,年变形量相差不大,路基变形对路基稳定性和路面的影响较小。由于沿路基走向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形成局部沉降或波浪沉降变形病害。  相似文献   
9.
降雨增加对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水热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0 a青藏高原湿化趋势显著,降雨变化导致地表能量平衡过程、活动层水分状况和水热输运过程改变。以青藏高原北麓河铁路路基试验段水分监测为基础,基于土壤–地表–大气能量平衡的冻土水–汽–热耦合模型研究在未来降雨变化情景下,降雨对冻土路基水热的影响机制与过程。结果表明:近6 a路基水分监测显示,虽然青藏高原年降雨量变化较大,夏季降雨引起土体表层水分短期显著波动,但长期路基含水量并未明显累积,路基蒸发、液态水与水汽运移显著;在未来湿化背景下,年降雨量增大导致地表潜热增大地表土壤热通量减小,降雨增大导致的热传导通量减小量比液态水对流热通量增大更大,人为冻土上限抬升;降雨增加缓解了路基工程对下伏多年冻土的热扰动,但降雨增加导致活动层水分累积,增大路基冻胀和融沉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大雁  马巍  王永涛  温智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0):1889-1894
深部黏土的埋深决定着深部黏土在进行人工冻结期间所承受的地压力的大小,而较大的地压力将会影响冻结壁形成时冻结温度的大小以及冻结壁的冷生构造,从而影响冻结壁的强度与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高压力作用下的深部黏土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进行冷却过程试验,分析了压力大小对不同饱和状态的深部黏土冷却曲线形式及初始结晶温度、冻结温度及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深部土的冻结温度、初始结晶温度以及过冷度都与土体所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不论是非饱和状态、饱和状态还是过饱和状态下的深部黏土,其冻结温度都随土体所承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初始结晶温度则随压力的增大呈起伏状变化。利用物质结晶理论,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冻结过程主要是自由孔隙水的相变过程;而压力作用会通过改变土体中土颗粒对孔隙水分子的吸附作用,改变土体中自由水的含量,进而改变土体冻结过程中潜热释放量的大小,最终影响土体冷生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