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志丰  胡林  程华清 《山西建筑》2009,35(7):223-223
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目前安全事故多发的模板承重架、外脚手架、施工机械方面,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的内容、要求提出了一些经验和看法,以期与监理同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监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1前言 对于水泥土桩加固的复合地基,在确定了水泥及其外掺固化剂的掺入量后,面积置换率和加固层厚度是影响复合地基特性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着重对这两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志丰  陈永光 《建筑技术》2002,33(12):924-925
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是地基中的加强体与地基中的自然土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经水泥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其特点不同于天然地基。在外部荷载作用下 ,复合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桩体上将产生应力集中。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本文研究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1桩土应力比桩土应力比(n)是指复合地基中桩顶上的平均应力和桩间土上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桩体和桩间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C50钢纤维混凝土强度、渗透性、碳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纤维用量一定时,粉煤灰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有利于改善钢纤维混凝土的微结构,使其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有一定提高,可配制出耐久性良好的钢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瑞利波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丰  陈永光 《住宅科技》2003,(1):25-27,34
阐述了瑞利波的弥散特性的工程价值,利用其弥散特性能初步分析地基剪切波速度-面波法,简要回顾了面波法的测试技术和反演方法等方面发展,介绍了瑞利波勘探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面积置换率和桩长对复合地基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丰  周振国  孟伟金 《工业建筑》2001,31(11):18-19,54
对于水泥土桩加固的复合地基 ,在确定了水泥及其外掺固化剂的掺入量后 ,面积置换率和加固层厚度即桩长是影响复合地基特性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因此 ,着重对这两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 ,是地基中的加强体与地基中的自然土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经水泥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其特性不同于天然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 ,复合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桩体上将产生应力集中。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本文研究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 桩土应力比桩土应力比 (n)是指复合地基中桩顶上的平均应力和桩间土上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桩体和桩间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工业设备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要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参数变化,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由于传统的通信方式性能较低,而且不能实现真正的实时通信,所以提出在工业设备数据实时监测中采用WebSocket技术作为实时通信的方案。通过WebSocket技术将服务端采集的数据实时推送到客户端,完成数据在客户端的实时展示。实验验证了此种方式可以达到较高的实时性,满足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浅析移动电话程控交换设备维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丰 《硅谷》2011,(13):184-18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交流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电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电话的依赖给移动电信事业极大的压力,但是在看到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技术上的突破。程控交换技术的出现在很多程度上解决移动电话业务繁忙的问题以及极大的解决人工服务滞后性的问题。针对程控交换设备的特点,分析程控交换设备的问题,根据设备出现的问题给出程控交换设备的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