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矿山实测地形地貌现状图,利用DIMINE软件建立直观的三维地表模型,在模型上进行爆破设计。这种爆破设计较传统爆破设计而言,可视化效果更强,爆破过程可模拟,设计延时更精确。解决了传统爆破设计在可视化、模拟、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的局限性问题,提高了爆破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洮河干流上、中、下游的四个主要控制水文站点的实测月、年径流量资料,运用矩法和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方法,研究洮河干流径流的周期性、突变性、相关性等变化规律,揭示洮河干流径流年内年际的演化规律和趋势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洮河干流上、中、下游年内分配多年变化一致,由集中向均匀转变,但变化趋势不显著;自上游向下游不均匀性增强;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但总体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洮河上游、下游径流年际变化稳定,中游年际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3.
在线阻抗测量可为许多电磁兼容应用提供有用信息。在已有的一系列在线阻抗测量方法中,电感耦合法因其测量装置与被测系统无直接电接触从而简化了现场实施操作并消除了电气安全隐患。文章综述了本团队近几年在电感耦合法及其电磁兼容应用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本团队所提出的频域双探头装置、时域双探头装置和频域单探头装置这三种电感耦合测量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比较了其各自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电感耦合法在光伏系统的辐射发射评估和变频驱动系统的噪声源阻抗提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土拱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建立在连续介质理论基础上,难以考虑土体颗粒粒度组成等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揭示土体这种非连续、非均匀散粒体的成拱机理。利用颗粒流方法,研究了抗滑桩截面大小、间距、桩土相对变形速度和土体颗粒粒度组成对土拱效应的形成、发展、破坏和再形成过程的影响,并揭示了这些因素对土拱的极限承载能力、残余承载能力和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抗滑桩土拱效应影响显著。土拱的极限承载能力随桩间距与桩宽的相对比例增大而减小,随桩土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土颗粒的分布宽度增大而增大;残余承载能力和桩体荷载分担比随桩间距与桩宽的相对比例和土颗粒的分布宽度增大而减小,随桩土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在抗滑桩设计及布桩位置选择时,应尽可能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以优化设计,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5.
毛青峰  涂鹏飞 《小水电》2010,(4):27-28,30
为缓解湖北省电网并基本解决荆州、荆门地区的调峰和填谷需求,对钟祥市北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区域内水文与地质条件、建设施工条件、建筑物布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该电站建设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方面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严重,应用传统监测方法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效率不高。通过对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地表形变探测新技术--重轨星载InSAR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针对三峡库区近地表大气水汽含量变化频繁的特点,研究了大气水汽变化对重轨星载InSAR观测精度的影响,在对Zebker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实证后,探讨了重轨星载InSAR技术应用于三峡库区滑坡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GEO-SLOPE公司开发的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程序计算地下水位,运用传递系数法对张家湾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最危险的工况为库水位下降工况,计算结果与目前检测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于1995年5月开工,1999年8月竣工,历时51个月。至2004年底,工程效果监测已超过5a,且经受了2003年6月以来三峡水库139m蓄水位的检验。危岩体变形监测、地压监测和整体稳定性计算三方面结合可以作为评价工程治理效果的依据。地表和地下监测点总体变形速率由治理前水平速率接近2.0mm/a、垂直速率约1.5mm/a转为治理后水平速率小于1.0mm/a、垂直速率小于0.75mm/a,证明危岩体逐步稳定。施工过程中主要监测点水平速率为8.0~18.8mm/a,垂直速率为8.0~21.0mm/a,说明危岩体对施工扰动是敏感的。危岩体底部煤层采空区混凝土承重阻滑键体顶面的地压数据在2002年以后基本稳定,地压记录多数为2.0~10.0MPa,最大地压值为18.08MPa,最小地压值为-0.8MPa,证明危岩体以煤层采空区为底界的悬板偏压作用机制导致的应力集中区和负压区确实存在。2003年6月以后三峡水库蓄水至139m,淹没了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但整个危岩体变形速率无明显变化,地压监测记录的最大变化量小于0.01MPa。根据煤层采空区顶板与混凝土承重阻滑键体接触带现场原位大尺度(1m×1m)岩体力学试验求取的强度参数进行危岩体稳定性校核计算,得出链子崖防治工程达到正常荷载下稳定系数大于1.30(治理前为1.062),特殊荷载下大于1.15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温智  涂鹏飞  马驹 《山西建筑》2007,33(29):100-101
以滑坡稳定分析的瑞典条分法为基础,引入可靠性分析方法(JC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并推导了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计算公式,所得的可靠度指标β和失效概率的计算结果具有概率的意义,可以避免安全系数使用过程中的绝对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