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酯硬化水玻璃再生砂循环使用后的性能变化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自田  王继娜  刘军 《铸造》2007,56(11):1203-1206
分析了酯硬化水玻璃砂多次再生使用后,其Na2O含量较大升高、溃散性显著下降、生产厚大铸型(芯)时硬透性变差并出现蠕变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再生砂性能变化后的应对策略。认为:研究开发适于干法再生水玻璃砂的改性水玻璃、对再生砂实施表面处理、对旧砂进行高脱膜率的再生等,应是解决酯硬化水玻璃砂多次再生使用后溃散性恶化问题的主要措施;而控制再生砂的含水量、适当增加有机酯的加入量、CO2气体补充硬化等,是增加型(芯)硬透性和克服蠕变现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盐石膏的使用性能,研究了硅酸盐水泥对盐石膏需水量、凝结硬化及其硬化体强度、吸水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盐石膏的成分、硅酸盐水泥改善盐石膏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盐石膏的主要成分为无水CaSO4,硅酸盐水泥的掺入显著提高了盐石膏的强度,降低了它的吸水率,缩短了它的凝结时间,但却会增大它的标稠需水量.机理分析表明,盐石膏-硅酸盐水泥体系主要由二水石膏晶体、细长尖状的钙钒石(AFt)、Ca(OH)2和CaCO3等水化产物组成,AFt、Ca(OH)2和CaCO3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并填充到二水石膏晶体的孔隙中,使它变得密实,增强了石膏网状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它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强化再生骨料、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纳米碳化硅改性水玻璃对再生骨料的强化效果,并分析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纳米碳化硅改性水玻璃对再生骨料的强化作用明显,但会受水玻璃浓度和纳米碳化硅掺量的影响。水玻璃浓度增大,经水玻璃强化处理的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吸水率逐渐降低,含水率逐渐增加,压碎指标先减小后增大;经水玻璃溶液+纳米碳化硅复合强化的再生骨料随着纳米碳化硅加入量的增加,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吸水率和含水率均先降低后增大,压碎指标先减小后增大。经浓度为30%的水玻璃溶液+0.75%纳米碳化硅浸泡强化的再生骨料,孔隙和裂缝被改性水玻璃填充,再生骨料表面均匀,综合性能较好,拌制的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较未处理的再生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提高约45%,较天然骨料拌制的混凝土低约10%。  相似文献   
4.
代码异味是由糟糕的代码或设计问题引起的一种软件特征,严重影响了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在软件系统中,一段代码元素可能同时受到多种代码异味的影响,使得软件质量明显下降.多标签分类适用该情况,将高共现的多个代码异味置于同一标签组,可以更好地考虑代码异味的相关性,但现有的多标签代码异味检测方法未考虑同一段代码元素中多种代码异味检测顺序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排序损失的集成分类器链(ensemble of classifier chains,ECC)多标签代码异味检测方法,该方法选择随机森林作为基础分类器并采取多次迭代ECC的方式,以排序损失最小化为目标,选择一个较优的标签序列集,优化代码异味检测顺序问题,模拟其生成机理,检测一段代码元素是否同时存在长方法长参数列表、复杂类消息链或消息链过大类这3组代码异味.实验采用9个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优于现有的多标签代码异味检测方法,F1平均值达97.16%.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绿色铸造和清洁生产工艺及材料要求出发,阐述了铸造造型材料的技术应用现状,概述了粘土砂、树脂砂、水玻璃砂三大造型材料的发展趋势。目前,湿型粘土砂的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粘土型砂的质量稳定控制及其性能快速检测上;树脂砂的技术发展,主要是开发并采用高性能、低毒性、低成本的能够满足铸造工艺要求和提高铸件质量的新型树脂粘结剂;水玻璃砂应是最有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砂型铸造工艺,该类型砂发展的重点仍然是研发新的工艺方法及材料,彻底解决水玻璃旧砂的溃散性差及回用再生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辅以组分氧化物调节配方,采用固相反应在低温下合成了堇青石陶瓷粉体,并利用XRD、SEM对试样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50%的煤矸石辅以50%的组分氧化物配料,在1150~1250℃下煅烧3~5h,合成了形貌不规则的颗粒状堇青石陶瓷粉体;其中,在1200℃保温时间4h合成的粉体粒度分布相对均匀,粒径约20 μm.煤矸石中的杂质可以降低堇青石陶瓷粉体的合成温度,同时也产生了少量二次镁铝尖晶石杂相.  相似文献   
7.
采用课题组配置的超细复合粉末作固化剂,研究测试了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将它与目前大量采用的酯硬化水玻璃砂在性能上作了比较,并通过SEM对常温下和800℃焙烧后粉末硬化水玻璃砂样以及酯硬化水玻璃砂样的粘结桥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工艺中,当水玻璃加入量占原砂质量的3%,粉末加入量占水玻璃加入量的25%时,砂样的常温强度比酯硬化水玻璃砂的强度提高约23%,残留强度降低约76%;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对水玻璃的模数敏感度不高,硬化过程中使用高模数水玻璃将显著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和再生回用性能;粉末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湿性远远优于酯硬化水玻璃砂。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高温微波炉对表面自身纳米化处理前后的Mg-Gd系稀土变形镁合金试样进行了粉末包覆扩散合金化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由表层沿厚度方向不同变形层区的微观结构特点及微观组织细化特征,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条件下微波处理的合金化层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塑性变形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呈梯度分布,在试样表层形成了尺寸为10~20nm晶界清晰的纳米晶粒;微波诱导显著降低了扩散合金化温度,具有纳米化表层的镁合金在320℃实现了Al元素合金化;高体积分数的晶界和严重的畸变,促进了扩散合金化进程,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纳米化处理的合金化层厚度达到未经纳米化处理的2~3倍。  相似文献   
9.
铸造用水玻璃砂遇高温金属液作用而发生化学及物理反应,属硅酸盐体系下的高温反应。从化学反应原理出发,分析了硅酸盐体系高温下反应机制,探求了降低水玻璃砂高温残留强度的改性材料,从水玻璃改性和原砂改性两方面试验研究了改性粉末材料对水玻璃砂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当生成物为K[A1Si3O8](即钾长石)时,其熔点高、膨胀系数大,在高温下不易与水玻璃膜融合而形成均匀的陶瓷釉质膜,有利于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借助扫描电镜对改性与否的水玻璃砂高温残留强度砂样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0.
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再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玻璃旧砂残留粘结剂的水溶性特点,进行了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再生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测试了“冰冻-机械”再生水玻璃旧砂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再生的工艺参数。采用较优的工艺参数对水玻璃旧砂实施“冰冻-机械”再生,脱膜率可达到43.1%。进行了液氮制冷连续“冰冻-机械”再生水玻璃旧砂试验,它与冰箱冰冻水玻璃旧砂模拟的“冰冻.机械”再生脱膜率相近;利用自然冰冻条件对水玻璃旧砂实施“冰冻.机械”再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进行,再生效果与实验室模拟试验相似。与其他常用再生方法对比,“冰冻-机械”再生的效果远远优于其他常用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