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建筑科学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导师陈俊愉先生离开我们已有1年。至今我仍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我的耳畔明明听到先生那洪钟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4.
2008年7月16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主持,与会代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和专业媒体,何凤臣、金荷仙、刘庭风、周武忠、陈晓彤、廖嵘、崔勇、马晓、赵春水、刘红滨、罗思敏等参加了会议,付彦荣到会传达了学会召开此次座谈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杭州地区风景园林空间冠层遮阴对夏季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通过对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内全遮阴、半遮阴、无遮阴3种不同遮阴类型(以天空可视因子SVF作为分组依据)下18个测点各小气候因子的实地测量,分析炎热夏季不同冠层遮阴对风景园林空间热环境、湿环境和风环境的影响差异,结合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的计算,评价各不同遮阴类型空间下的人体热舒适感受。结果显示:人体热舒适感受与热环境因子及天空可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风向无明显相关关系;3种遮阴类型中,无遮阴空间热环境、湿环境、风环境均与全遮阴、半遮阴空间差异显著,人体感受最不舒适;全遮阴与半遮阴空间在热环境方面有些微差异,具体表现在半遮阴空间太阳辐射及地表(表面)温度对比全遮阴空间平均值稍高,两者在空气温度、湿环境、风环境方面无太大差异,但受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全遮阴空间依然最为舒适,并据此提出有关小气候适宜性设计的改善策略,以期为杭州地区室外风景园林空间的热舒适改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绿地环境作为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自然环境,具有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听觉、嗅觉作为人体接触自然的重要媒介,其交互影响研究较少。为探究校园声环境与芳香植物对大学生压力恢复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相关的科学实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被试者(N=80)被随机分配到4个小组:1)声音组;2)气味组;3)交互组;4)对照组,分别进行压力恢复实验(共18min),通过EmotivEpocX便携式脑电仪、Omron血压仪及简明心境量表(POMS)分析不同组的压力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声音组中,自然声组的压力恢复效益最佳;交互组中,自然声-栀子组的压力恢复效益最佳;2)交互刺激比单一听觉刺激的压力恢复效果更佳;3)声音与气味之间存在协同和掩蔽作用。在未来校园绿地规划中,应考虑听觉与嗅觉共同作用的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水湿生木本植物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新优性、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和经济性5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对124种水湿生木本植物(含少量品种)进行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评分为Ⅰ级的树种26种,Ⅱ级的树种38种,这2级可以作为华东地区水湿生植物群落营造的推荐树种,Ⅲ级和Ⅳ级树种共60种,这2级适宜作为群落多样性的备选或补充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华东地区营造水湿生植物景观、湿地造林、生态修复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中国乡村景观特征体系研究 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的重要承载单元之一,基于乡村景观特征体系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对乡村景观特征体系的研究是乡村景观研究及规划的基础,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梳理了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相关文献。首先归纳了乡村景观研究进展,结合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绘制知识图谱,分析2000—2020年中国乡村景观特征体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系统介绍了现有的景观特征体系理论和应用研究;总结归纳中国乡村景观特征体系的发展趋势及方向为:1)基于应用目标指引建立合理的中国乡村景观特征指标体系;2)乡村景观特征分类及价值评价协同研究;3)乡村景观特征体系应用信息化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腾飞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机制,造成风景园林行业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建立风景园林职业制度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日益突出.同时,随着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确立,业内人士对于建立风景园林职业制度的呼声更加迫切.在这种背景之下,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的"风景园林职业制度高层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9-2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赵琦副巡视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专业人才与培训处何志方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园林绿化处王香春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管理处左小平调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职称处申月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注册城市规划师管理办公室任虹主任,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前主席、新西兰国家环境法院环境专员戴安妮孟赛斯(Diane Menzies)博士和近50名国内外风景园林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图1).  相似文献   
10.
康复花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日渐泛滥程式化的医疗建筑设计,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一种以病人为本的全新设计理念,在户外辅助治疗的"康复花园"于90年代开始出现.介绍了康复花园的15种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有源于经验的,也有基于常识的,是目前所知的最好的康复花园的设计原则,能带来积极的康复效果.现在西方国家的设计师们运用康复花园的经验和理念,在医疗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病人对花园的要求设计花园.还有专门为成人和儿童生理复原、精神治疗、老年痴呆、烧伤、艾滋和癌症患者建造的花园等,有很多领域有待深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