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浅论如何加强耒阳市农村人饮工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耒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调查,指出目前农村公共供水设施所普遍面临的运行管理不善问题,具体分析了管理难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人饮工程建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三种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灌区渠道工程的维修养护分类及特点,总结分析了潦河灌区渠道工程受损常见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养护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吸收剂BAD是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与天津市有机化工一厂合作研制的项目。截止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30吨/年的生产能力。 化学名称:对,对′—异丙叉双酚双水杨酸酯或水杨酸双酚A酯 物化性质: 无色无臭粉末,熔程158—161℃,不溶于水和酒精,易溶于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醚等惰性溶剂,与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树脂都有良好的相溶性。 生产方法: 以水杨酸与氯化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获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注水热交换方式进行高温岩体地热开发过程中,热交换对流通道周围高温岩体会反复经历降升温循环作用,循环温度作用下高温岩体裂缝壁面变形、裂缝导流与岩体传热特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揭示这一复杂过程中花岗岩裂缝渗流特性及强制对流换热规律,在实验室进行降–升温循环(300℃→250℃→200℃→150℃→300℃)作用下流体渗流换热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水注入会诱发高温花岗岩裂隙面损伤破裂,裂缝面粗糙度系数JRC由初始的14.51变化至作用后的21.03,粗糙裂缝面轮廓最大高差ξ由2.2 mm增至3.21 mm,高温岩体导流裂缝随温度变化而变得更为曲折、粗糙度增大。(2)岩体温度由300℃递减至150℃时,裂缝渗透率呈指数型下降,由初始1.63达西降至0.53达西;而岩体温度由150℃增至300℃后,由于岩石基质热膨胀导致裂缝闭合,渗透率进一步降低;随着降–升温循环次数增加,裂缝渗透率整体呈一定程度波动变化,最终使得渗透率明显降低。(3)岩石初始温度高、提高热交换注入水压力,有利于高温花岗岩裂缝对流换热效果;然而随着降–升温循环次数增加,对流热交换作用效果变弱。研究对高温岩体地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