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薄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常微量元素测量等分析结果,根据细粒沉积物矿物组成、岩石组构、微古生物与典型矿物特征,在下刚果盆地Madingo组海相烃源岩中识别出了6种烃源岩岩相:粉砂质细粒岩相、富放射虫细粒岩相、磷质细粒岩相、富有孔虫细粒岩相、灰质细粒岩相(灰泥)和黏土质细粒岩相。细粒沉积物岩相、微古生物化石、微常量元素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表明Madingo组海相烃源岩中发育含生物硅的生物沉积、含磷酸岩质的上升流沉积、富含硅质碎屑颗粒的悬浮沉积和粒序层理的底流沉积。下刚果盆地Madingo组海相烃源岩的沉积背景总体上属于裂后期陆架内部低能水介质条件下的还原环境,其沉积早期在大陆架内部发育半封闭—封闭的局限海环境,堆积了富含放射虫的优质烃源岩;Campanian期以后,区域地质背景转变为开阔陆架,发育与陆架上升流相关的富含磷酸盐与有孔虫的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是该区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根据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主微量元素等资料、辅于溶蚀模拟实验等技术方法,对四川盆地北部茅口组岩溶层组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茅口组一段以泥质灰岩、生屑泥晶灰岩为主,酸不溶物含量较高;茅二段、茅三段以泥晶生屑灰岩、亮晶生屑灰岩为主,酸不溶物含量较低。溶蚀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矿物类型、化学成分等是影响茅口组岩石可溶性的主要因素,样品溶蚀速率、溶液离子浓度及微观溶蚀变化特征均表现为生屑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茅口组岩溶层组类型可划分为2类3型9亚型,不同岩溶层组类型岩溶作用条件、岩溶化程度不同,缝洞型岩溶储层发育规模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裸露型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形态组合特征丰富且复杂。而埋藏型古岩溶由于其独特的溶蚀孔、洞、缝形成储集空间,为深部岩溶地热资源、岩溶油气资源提供优良的藏身之所。古岩溶、深部岩溶及现代岩溶之间藕断丝连,含油气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多为经历了地质历史时期多期次岩溶作用的叠加改造后形成的最终组合形态。研究含油气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规律及地质模式,对寻找古岩溶储层有利区及有效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氦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低温超导、医疗以及高精尖领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稀缺资源,被称为“黄金气”。目前全球氦气资源主要集中在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中国氦气资源较少,氦气产量较低,且严重依赖进口。近几年国内加大了对氦气的重视程度,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氦气富集与成藏模式,对氦气富集规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随着我国提氦工程的陆续投产,氦气产量将不断增加,但远低于需求量,对外依存度仍将处在较高水平。因此,需加强富氦天然气藏和地热水等氦气载体的保护、勘探和开发,继续推进提氦技术高质量发展,增加进口,提高氦气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5.
在页岩气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水资源消耗大、水环境污染、生产废水等比较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为了使页岩气在我国能够逐步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需要加强环境影响规划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装备水平,以实现页岩气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上覆或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呈间互式发育特征,优质页岩层系发育多,分布广,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占比大,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而在实际勘探中,易钻遇溶洞、裂缝、地下暗河、承压含水层及岩溶破碎带等岩溶地质问题,给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带来挑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油气页岩气调查团队根据南方岩溶区多年勘探经验创建了岩溶区页岩气勘探深部岩溶探测关键技术,有效服务于南方碳酸盐岩地区页岩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TOC含量是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受油基泥浆污染,下刚果盆地A区块可用于实测Madingo组烃源岩TOC含量的样品较少,且分布不均匀,难以进行定量评价。而地球物理资料蕴含着烃源岩的多种地球化学信息,可以有效地定量预测TOC含量。以研究区实测TOC含量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交会分析寻找与TOC相关性较好的测井参数,分别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改进的ΔlgR法和BP神经网络法预测TOC值,并比较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优选计算方法并进行单井TOC含量的测井定量预测。结合三维地震数据建立测井预测TOC含量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TOC数据体。结果表明:研究区与实测TOC相关性较好的测井参数包括密度、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BP神经网络法预测效果最好,单井预测TOC结果和实测TOC值相关系数高达0.9542;研究区TOC三维定量预测结果呈“垂向上层状分布,平面上北东低、南西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页岩气产业的发展,页岩气储层微观表征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页岩储层作为一种细粒沉积,具有典型低孔、特低渗特征,因此,介绍页岩气储层微观结构的特征和页岩气储层微观表征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资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基本处于资源评价、有利区优选和早期开发阶段,技术手段还不成熟。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勘探方法,可以凭借较低的成本在不破坏地下结构的情况下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地质信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并提高勘探成功率。在页岩气资源评价环节,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储层层位解释、页岩“甜点区”预测、页岩含气性检测、页岩目的层裂缝预测等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将会在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