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厚矿体的开采特点是崩落矿石的空间移动条件极差,对采准工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采准工程遭到地压作用而发生破坏,其负担的矿量容易成为永久损失。此外,随着采深的增加,地压显现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着中厚矿体的开采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厚矿体卸压开采思路,介绍了不同卸压开采方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厚矿体的开采特点提出了崩落法卸压开采方法,并分析了崩落法卸压开采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中厚矿体崩落法卸压开采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造应力型矿山地表移动宏观破坏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急倾斜矿床崩落法开采地表移动不同于煤矿地表移动的宏观破坏特性, 前者属构造应力型矿山开挖卸载, 后者属自重应力型矿山开挖卸载。构造应力型矿山地表移动的宏观破坏特征研究为掌握该类矿山的地表移动规律, 并制订防治对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趋势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控制工业矿体产出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接触面上向岩体一侧凹进的“凹兜”直接控制了矿体产出;②接触带附近的其他构造,如2组追踪张裂面、“X”共轭裂隙、2组断裂的复合叠加、翻卷背斜转折虚脱部位等,对矿体的产出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矿区尖林山12-21勘探线深部为找矿最有利位置,以此为依据,在尖林山深部新发现铁矿体1 500万t。  相似文献   
4.
采区溜井严重垮冒原因分析及加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首先论述了严重垮冒采区溜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在溜井破坏宏观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层破碎带的存在和节理裂隙发育、围岩自身的膨胀和流变特性、工程环境差、井筒不支护或支护强度低、管理使用不当和应力集中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溜井严重垮冒的原因.最后以4304上矿溜井的返修加固工程为实例,论述了混凝土箱型承载圈梁整体加固方案的设计要点,且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鄂东南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程潮铁矿整个成矿过程中,首先经历了岩浆岩演化期的钠化和钾化阶段。在此阶段中,铁、铜等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并伴随岩浆熔离作用进入到岩浆热液中。在含矿热液演化期又经历了早期的矽卡岩阶段,氧化物成矿阶段和硫化物成矿阶段。热液末期向碳酸盐阶段演化直至矿化作用结束,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浆热液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6.
鄂东南程潮铁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潮铁矿为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控矿构造表现为接触热动力变质构造、接触面构造和各种断裂、裂隙的叠加复合控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面由陡变缓的部位,产在向岩体一侧凹进的近南北向向形凹槽中。根据岩体与围岩接触面向深部延伸推测:E14勘探线~0勘探线之间近南北向“脊”线两侧,以及W27勘探线以西,尤其是W49~W59勘探线部位,具备有利于成矿的地层和构造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程潮铁矿东主井区工业场地不稳定的成因,过去认为是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错动波及到场区而引起,根据矿体上部和上下盘围岩工程地质调查和东主井场区地表和地层内部位移观测资料,提出陡倾结构面张开说,即认为场区不稳定的直接成因是地形、地基及岩体内部陡倾结构面的开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