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柴油近红外光谱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新兴的多变量分析工具—独立分量分析(ICA)应用到石化行业中,分析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组分中芳烃含量与其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关系。ICA方法用于提取柴油近红外光谱数据矩阵的独立成分和相应的混合矩阵,再用BP神经网络对混合矩阵和十六烷值、芳烃含量以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新的柴油组分含量测定和特性分析的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神经网络回归(ICA-NNR)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独立分量数和网络中间隐层的神经元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柴油组分含量测定模型和密度特性的关联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实测的柴油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处理,测试样品集的标准方法测定值与所建模型预测值的相关性及相对误差均优于现行常用的PLS、PCR等方法。基于ICA-NNR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石化行业中油品的组分及物理特性分析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使用80C198单片机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分站,它功能强、运行可靠、使用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3.
机电专业作为当今职业学校中常置的基础课程,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机电技术人才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电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利教学的缺点和对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产生的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多媒体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并结合相关案例指出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水稻浸种剂17%杀螟·乙蒜素WP对杂交稻和粳稻稻种催芽的安全性,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浸种进行催芽培养,统计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稻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50倍液浸种对武运粳19稻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均低于40%,抑制作用十分明显,100倍液浸种对稻种发芽抑制明显,但对成苗影响不大,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甬优8号除50倍液处理对稻种的发芽和成苗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生产上推荐使用17%杀螟·乙蒜素WP 200300倍液对水稻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特有的排水采气特性与煤层气区块复杂的地形条件,都极易导致凝析水在煤层气管网低洼处聚集,致使管网压力波动更加明显而频繁,给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为此,基于两相流水力热力相关计算公式,利用管网节点法与大型稀疏矩阵的求解方法,建立了煤层气集输管网的瞬态水力热力计算模型。综合考虑管网所在地区的地形起伏情况,对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管网各节点参数进行了计算,从而明确了煤层气地面集输系统水力热力参数随时间与集输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各管沿线的质量含气率逐渐下降,持液率不断上升,并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2)积液多存在于管路前端地势低洼处的初始上坡段,并且在管网清管后运行20 h时低点持液率超过高点持液率的1.5倍;(3)随着管路的延长,气相流速不断增大,沿线饱和含水率不断减小;(4)管路全线压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区,受持液率变化的影响,压力也发生了小范围的波动;(5)积液的产生是导致管网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选取敏感植物金光菊(Rudbeckia hirta L.)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其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和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的电波信号;然后运用时域、频域等方法对电波信号进行分析,比较正常和受污染植物的电位信号.通过分析植物在受污染条件下电信号的特征电位,确定污染及不同污染程度与其特征电位的关系,为植物监测环境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利用植物电波信号监测环境以及根据反馈的信息来改善环境和植物生长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数据处理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主成分分析(PCA)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原理和特点,给出光谱矩阵在两种不同分析方法下的不同分解;同时结合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回归,提出"两步法"来确定不同成分含量测定的最优模型.进而采用PCA与ICA对实际测得的玉米近红外光谱进行了处理,比较分析了两种不同分解所得矩阵的化学含义,以及PCA与ICA两种不同分解对玉米光谱分析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ICA从独立性角度对光谱数据矩阵进行分解,所得结果更接近实际光谱.最后,利用"两步法"对玉米三种主要成分水、淀粉、蛋白质分别建立了各自最优含量测定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快速测定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氟虫腈替代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氟虫腈替代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15%阿维菌素·毒死蜱EC 900 mL/hm2、48%毒死蜱EC 1 200 mL/hm2、25%吡蚜酮WP 300 g/hm2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9.3%、82.2%、83.4%,对灰飞虱的防效分别为90.1%、85.4%、86.2%.药后15 d,15%阿维菌素·毒死蜱EC 900 mL/hm2、48%毒死蜱EC 1 200 mL/hm2、1.8%阿维菌素EC 1 500 mL/hm2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7.7%、87.2%、97.5%、98.1%,杀虫效果分别为98.8%、89.8%、100%、100%.示范试验表明:药后10 d,15%阿维菌素·毒死蜱EC 900 mL/hm2和48%毒死蜱EC 1200 mL/hm2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8.4%和76.9%;对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4%和80.7%,杀虫效果分别为87.6%和80.4%.阿维菌素·毒死蜱和毒死蜱可作为氟虫腈兼治稻飞虱和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吡蚜酮可作为氟虫腈防治稻飞虱的替代药剂,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作为氟虫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并就几种替代药剂的合理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于恒压供水系统的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构成情况的分析与介绍,来解释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从恒压供水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实践中所产生的需要进行研究,不断练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努力使恒压供水系统可以平稳的运作,更重要的是让操作简单化,安全化,可靠化,以保证质量。而以PLC为主机的控制系统发展了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进行室内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机理研究的实验环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弯头,常采用的有90°圆角和圆弧弯头结构。为优化设计顺序输送实验环道,针对90°圆角和圆弧弯头结构,建立二维模型并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弯头对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道弯头内侧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涡流使流场发生较大变化,远离弯管内侧处会形成低流速区,对流过的混油段产生扰动,使混油量增多,从而产生不可控制的混油因素,且90°圆角弯管结构对混油的影响比半圆弧弯管对混油的影响更大,经过90°弯管的混油段长度相较于半圆弧弯管长12%。研究结果对成品油顺序输送实验环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