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桂蕉1号’香蕉成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和香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桂蕉1号’香蕉果实的不同后熟时期进行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并使用气味“ABC”法对果实的香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蕉1号’香蕉的绿熟、黄熟和过熟期共检测出24种相对含量大于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和其他烷烃挥发性物质。其中绿熟期以反式-2-壬醛和反式-2-, 顺-6-壬二烯醛为主的挥发性物质,黄熟期以反式-2-己烯醛、异丁酸异戊酯和己醛为主的挥发性物质,在过熟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异戊酯。香韵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涵盖15种香型,其中脂肪香味香型载荷较大,黄熟期和过熟期分别包含13种和14种香型,其中黄熟期以青香载荷最大,过熟期以果香载荷最大。‘桂蕉1号’果实在不同的成熟阶段,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变化,并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其香韵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变化,绿熟期和过熟期的香型种类最多,是食品香精开发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动植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优化QuEChERS及固相萃取法前处理,HP-5MS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本方法测定的香蕉样品在0.01~0.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的动物食品样品在0.03~1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在3 种基质中进行的加标回收实验测得回收率在80.6%~10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8.5%之间。本研究开发了动植物源食品中氯苯胺灵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批量样品检测,为评估氯苯胺灵的膳食摄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不同保鲜包装方式对菜心品质的影响,采用厨房纸巾包装(ZJ)、普通塑料保鲜袋(CPE)、气调保鲜袋(EFB、JG)保鲜菜心,以不做任何保鲜处理的菜心为对照(CK),分别在常温(18~23 ℃)和低温(4~6 ℃)下贮藏5和25 d,评价菜心的外观商品性、腐烂率、黄化率、失重率、叶绿素、水分、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气调保鲜袋(EFB、JG)包装的保鲜效果优于CPE和CK,ZJ最差。较于其它包装方式,EFB和JG处理的菜心外观商品性更高,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其中JG对菜心保鲜效果最佳,低温贮藏25 d时腐烂率为0.03%,黄化率为0.42%,失重率为1.55%,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为5.01%,水分下降幅度为1.26%;低温贮藏15 d时,可溶性糖含量与第1 d无显著差异(P>0.05),维生素C含量降低幅度为11.43%,显著低于其它包装处理(P<0.05)。综上,低温配合气调保鲜袋贮藏能延长菜心保鲜期,是一种较好的菜心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蕉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样品中的钾、镁、锌、铁、磷5 种矿物质进行含量测定以及品种间、产地间差异分析,进一步采用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法对5 种矿物质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并与5 种热带水果、3 种浆果的5 种矿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果实中钾、镁元素含量及INQ较高,钾含量和INQ分别为347.75 mg/100 g和4.40,镁含量和INQ分别为27.42 mg/100 g和2.10;锌、铁、磷元素在香蕉果实中的含量较低,且INQ均小于1。香蕉与5 种热带水果、3 种浆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9 种水果中香蕉果实中钾、镁元素含量及INQ最高,钾为荔枝、菠萝、葡萄的2~3 倍,镁为芒果、荔枝、菠萝的2~4 倍;香蕉品种间含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 个香蕉品种中钾含量均比较高,其品种间含量差异不大;品种间镁、铁、磷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镁、铁元素含量依次为宝岛蕉>南天黄>巴西蕉>威廉斯B6;磷元素含量依次为宝岛蕉>巴西蕉>威廉斯B6>南天黄;锌含量在4 个香蕉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且INQ均小于1。不同产地分析结果表明,4 个主产区香蕉的钾、镁元素的INQ分别大于4和1,锌、铁、磷的INQ均小于1,其中云南和海南的镁、铁、磷元素INQ高于广东和广西,云南和广西的钾、锌元素INQ高于广东和海南。实验结果表明香蕉的钾、镁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特殊人群等补充钾、镁矿物质元素的良好来源,实验结果为膳食营养合理搭配、均衡营养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方法中应用广泛。水溶性维生素的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等方法。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可以完成饲料、水果、药品、饮料、发酵乳制品,以及人体新陈代谢成分等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检测。该文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原理对近年来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