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轻工业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以NaOH-AQ麦草浆为研究对象,进行无元素氯的D(EOP)D漂白研究.在总有效氯用量为40kg/t浆的情况下,纸浆漂至81%ISO以上的白度.与传统的CEH漂白浆相比D(EOP)D纸浆的粘度和强度高,打浆能耗低,而且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CODCr、BOD5和AOX)低.  相似文献   
2.
速生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卡伯值为17.1的速生桉木硫酸盐浆进行了氧脱木素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用碱量、温度、氧压和时间对氧脱木素后纸浆的性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从氧脱木素后纸浆的脱木素程度和黏度的变化考虑,该速生桉木硫酸盐浆较适宜的氧脱木素工艺条件为:浆浓10%,用碱量2%,MgSO4用量0.2%,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0min,氧压0.5MPa。  相似文献   
3.
半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玉米秸秆中提取的半纤维素为原料,丁二酸酐为酯化剂,以离子液体(BMIMC1)为反应介质,在不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对半纤维素进行均相酯化改性.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半纤维素均相酯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酯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半纤维素酯化效率的影响,优选出酯化条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后半纤维素对水溶液重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改性半纤维素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剂工艺中新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于中药制剂工艺中的7种新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并列举了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用的实例,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速生桉木及其KP和氧脱木素浆中木素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方法从速生桉木及其卡伯值分别为17.1和9.5的KP和氧脱木素浆中分离木素,用常规的光谱分析和硝基苯氧化法对纯化的木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木素样品中,n(紫丁香基):n(愈创木基):n(对-羟苯基)分别为1.5:1.0:0.3、2.3:1.0:0.2和1.8:1.0:0.3;在硫酸盐蒸煮和氧脱木素过程中,木素中大量的β-0-4芳基醚键被破坏,羧基含量不断增加.从31P-NMR定量分析的对比研究可知,速生桉木中的对.酚羟基较三倍体毛白杨和南方松的难脱除且氧脱木素中木素发生缩合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玉米秆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KP法蒸煮及其纸浆的CEH、DQP和D1(EOP)D2漂白、漂后浆料的打浆性能及所得纸页的物理强度.结果表明,玉米秆的纤维形态较好,适合作为制浆造纸的纤维原料.KP法蒸煮较优的用碱量为16%(NaOH计),超过此用量,卡伯值降低不明显,而得率直线下降.DQP漂序在较低的有效氯用量下,纸浆白度达到84.0%ISO,后续打浆性能和纸页物理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盐酸处理麦草化学浆,导致浆料纤维在位错点处折断,通过测定酸处理前后纤维的质均长度计算纤维上位错点的数目,并考察了位错点数目与漂白工艺、打浆转数和纤维自身强度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纤维位错点数目可以作为评价纤维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KOH溶液从玉米秆原料中提取了半纤维素,对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半纤维素进行了热重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75C下利用80 g/L KOH溶液作用2h,半纤维素溶出率接近95%,其中聚木糖占75.6%,是玉米秆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另外提取液中还含有聚阿拉伯糖、聚葡萄糖、聚半乳糖.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经提纯后的半纤维素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3431,多分散系数为1.07.核磁共振光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玉米秆半纤维素可能是由(1→4)-β-D吡喃木糖为主链的聚阿拉伯糖木糖,在主链的C2、C3上的羟基分别连有α-L阿拉伯糖基和α-D葡萄糖醛酸基,另外,(1→4)连接的β-D-吡喃木糖残基可能含有取代的酚酸.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半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190~350C之间,267℃时失重速率最大,为0.89%/℃.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和壳聚糖在碱/尿素/水体系中制备了半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凝胶,探讨了壳聚糖用量对复合凝胶的溶胀行为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内部呈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200μm左右。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半纤维素、壳聚糖与环氧氯丙烷之间通过化学交联形成凝胶的网络结构。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复合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比逐渐减小,压缩强度逐渐增大,当壳聚糖用量为4%时,压缩强度达325 kPa。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水分别在150℃,160℃,170℃下提取玉米秆中半纤维素,对提取液中糖类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糖类得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分离半纤维素后的玉米秆进行制浆、漂白。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提取液pH逐渐下降,提取液中木糖和阿拉伯糖的得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0℃温210min,总木糖得率最高,达到70%。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玉米秆烧碱-蒽醌法制浆效果较未经提取的玉米秆差,但纸浆的可漂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