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2篇
轻工业   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将纤维素(Cell)和聚乙烯醇(PVA)分别溶于二甲基亚砜-四乙基氯化铵(DMS(?)-TEAC)混合溶剂中,混和后(Cell/PVA=100/0—0/100)在玻璃板上铸膜,乙醇为固化剂.薄膜在硅油中热处理。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共混物薄膜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各组分分子间无化学键缔合。将结晶吸收带1369cm~(-1)(Cell)和1143cm~(-1)(PVA)与参考吸收带2887cm~(-1)(Cell)和2908cm~(-1)(PVA)之比定义为结晶度指数。发现各组分的结晶度指数均随其含量增加而增大,并随另一组分含量增加而减小,说明共混物薄膜中两组分大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在非晶区 Cell 与 PVA 是混溶的,而晶区是不混溶的.热处理使共混物薄膜中两组分的结晶度都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吡咯化学沉积聚合方法对聚酯(PET)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聚合工艺条件对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分别用SEM、共聚焦显微镜、DMA及单纤维拔出实验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粗糙度、聚吡咯(PPy)与基体纤维大分子作用力及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吡咯化学沉积聚合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纤维与树脂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此外,可进一步通过聚合改性工艺条件控制聚吡咯层的形貌及聚吡咯与基体纤维大分子的作用力,从而调控纤维与树脂界面剪切强度,吡咯气相化学沉积后再液相沉积,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比原纤维的提高了127.98%.  相似文献   
3.
王闻宇  李诺  金欣  刘亚敏  肖长发  林童 《材料导报》2017,31(18):33-38, 48
首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然后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使得吡咯单体在PET薄膜表面沉积聚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吡咯(PET-PPy)复合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ζ电位测试对经不同时长的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的PET薄膜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耐磨性实验和表面电阻测试对PET-PPy复合膜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和电阻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预处理显著增强了PET-PPy复合膜界面粘附性。氧等离子体预处理使PET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电负性显著增强。特别地,当预处理时间为120s时,薄膜表面电负性明显增强,此时PET-PPy复合膜磨损后的电阻值变化最小,表明PET薄膜与PPy功能层界面粘附强度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过程对锦纶6帘子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锦纶6帘子线易收缩、强度低等性能方面的不足,对其戍品纤维再次进行热处理试验,以研究纤维收缩机理和规律,进而明确工艺调整方向.研究认为,热处理温度、时间、张力是其收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也依赖于纤维解取向程度和结晶度的大小.根据这种设想,在实验室中已获得了收缩率小于4%、强度为7.3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2%的锦纶6帘子线。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物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丙烯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后经热交联处理得到吸水性较好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树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透射谱图(FT-IR)、热重谱图(TG-DTA)和动态力学分析温度谱图(DMA)详细分析了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大分子间形成了有效的化学交联点且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纤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活性炭纤维(ACF)在制造技术和开发应用等方面都获得很大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ACF的制备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碳黑/聚酯复合纤维中导电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碳黑为导电介质,以PET为基体,用共混方法纺出共混导电纤维.研究表明,提高碳黑的分散性能提高共混体系的可纺性和导电性;并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导电性提高;当碳黑含量达22%时,电阻为10^5Ω/cm,但可纺性和机械性能变差,此时,只适合于用作复合纤维的导电组分。  相似文献   
8.
用切断、揉球、定长三种制样方式测定不同拉伸倍率的UHMW-PE纤维的DSC曲线存在着很大差别,切断使纤维处于完全松驰状态,DSC曲线上只出现表征正交晶系串晶的熔融峰和六方晶系结晶熔融的小峰,定长方式抑制了纤维的收缩,使串晶的熔点提高,并促进其向六方晶系转化,表征六方晶系结晶熔融的小峰变大,而揉球方式制样测得高倍拉伸UHMW-PE纤维的DSC曲线则出现多重熔融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过硫酸钾(KPS)──硫脲(TU)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与粘胶纤维接枝共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组成变化对接枝率及均聚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使纤维的接枝率达45%以上,且均聚物较少,它的研究对实施工业生产丙烯腈接枝粘胶纤维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二甲基亚砜(DMSO)—四乙基氯化铵溶剂体系制成纤维素/聚乙烯醇共混物,并采用粘度法、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和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等对共混物中两种组分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