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文章提出重视基于文化特色的亚麻服饰品牌的建设,实现亚麻服饰的绿色环保性与基于文化特色的精神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柞树叶含有较高单宁,是较好的黑灰色染材。文中采用水煎法萃取柞树叶中的色素得到染液,探讨了不同染色方法对麻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优化了预媒染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直接染可染浅灰黄色调,应用范围有限;预媒染适合染较深的黑灰色调,同媒染适合染中灰色调,后媒染适合染浅灰黄色调。其中,预媒染应用价值最大。最佳预媒染色工艺为:浴比1∶50、染液质量浓度100.00%(pH值为6)、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 min、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5.00 g/L、染色次数为7次。  相似文献   
3.
为了证实天然媒染剂在植物染色中的媒染性能及染黑灰色系的可行性。采用煎煮法萃取苏木色素,使用五大连池矿泉水(简称矿泉水)和皂矾做媒染剂,对亚麻织物进行苏木染色对比试验。分析前、后媒染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确定了苏木麻织物前、后媒染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色谱范围,探讨了矿泉水媒染效果及显色优势。结果表明:矿泉水前媒染呈灰红黄色调,皂矾媒染剂呈棕黄色调,显色效果不同;矿泉水后媒染呈深灰色调,皂矾媒染剂呈灰棕色调,矿泉水媒染剂染黑灰色系优于皂矾,应用价值较大。矿泉水作为天然媒染剂,与地域特色资源亚麻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刘康松  范铁明 《西部皮革》2024,(4):10-13+33
文章主要研究了莲子壳色素的水提法最佳提取工艺及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利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莲子壳色素最佳的提取条件与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通过测试染色棉织物K/S值,分析了不同金属媒染剂与其对应的前媒、同媒与后媒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莲子壳色素最佳提取时间为120 min,最佳提取温度为80℃,最佳莲子壳粉末用量为5 g/50m L。在棉织物上,最佳的染色条件是:染液的浓度达到200%,温度保持在90℃,染色时间为70 min。铁离子媒染对棉织物的颜色有很大的影响,而后媒染则是对颜色深浅的影响最大的方法。所有媒染试样的干、湿摩擦、耐皂洗与耐日晒色牢度测试的数值均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纤维艺术在狭义上,泛指编织艺术的延伸,侧重欣赏型艺术;在广义上指的是,既有欣赏型也有应用型,既有服饰型也有装饰型,既有织也有绣,只要由细小纤维构成的,都可以称为纤维艺术。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手工艺制品及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可以寻找到纤维艺术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内蒙古莫旗达斡尔民族博物馆馆藏的25件荷包进行了采样研究,选取8个疑似植物染色荷包的16种紫红色系色彩进行复原实验。通过定位和对比研究,得到了色彩的L*、a*、b*、c*值范围。确认了可行的染色材料为苏木和红花,染色工艺为苏木直接染、前媒染和红花同后媒染。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染液质量分数、媒染剂和酸碱度,可以派生出多种紫红色调。使用苏木直接染可复原1种色彩,前媒染可复原8种色彩;使用红花染材可复原7种色彩,复原色差均小于4,达到了复原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毕辛格  范铁明 《江苏纺织》2022,(3):52-53,71
文章主要讨论了锡伯族服饰的文化特征和视觉特性,分析了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局.在锡伯族民族服饰的数字化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元素表模块化统计进行信息存储,应用CLO 3D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构建数字化环境,实现民族服饰的保存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范铁明  刘瑶 《西部皮革》2023,(3):133-136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强,在提倡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当下,老年人对服装的审美需求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加重视民族服装上的文化继承性和创造性。赫哲族是生活在黑龙江省的渔猎民族,其鱼皮文化是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性。虽然传统的赫哲族鱼皮衣独具特点,但是整体较为粗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鱼皮文化与老年服饰结合,创新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服饰,将有助于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文章简要分析了赫哲族传统鱼皮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赫哲族传统的鱼皮文化融入老年服装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木是古代较为常用的红色染材,为了考察苏木媒染工艺对显色效果的影响,采用水煎法萃取色素,使用白矾为媒染剂,分别在60、80℃,p H值7和9的条件下对柞蚕丝织物进行不同媒染工艺比较研究,对所得颜色特征值进行表征分析,确定了苏木媒染染色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 H值和媒染工艺条件下,60℃条件下显色色相a~*值及纯度C~*值大部分均高于80℃条件下的数值。从色彩效果来看,在苏木染液p H值为7时,各媒染工艺显色呈紫红色调,在苏木染液p H值为9时,前媒染呈红紫色调,同媒染呈紫色调,后媒染呈灰红紫色调。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是黑龙江“三少”民族之一,该民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其文化传承和保护陷入困境。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纹样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演变,其设计大都来源于大自然,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自然、天地、动植物等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通过研究达斡尔族服饰纹样的形式特点,分析斡尔族传统服饰的纹样、色彩、图案等服饰元素,将传统纹样进行融合创新再应用到娃衣设计中,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达斡尔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能够传播保护非遗文化和达斡尔族的精神内涵,促进少数民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