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2篇
轻工业   7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两性活性染料——吡啶三嗪染料,研究了吡啶三嗪染料与阳离子染料的相容性,讨论了在毛纤维及毛/腈混纺纤维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前者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的固色率高于后者,与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相容性好,形成的复合物在升温过程中易于解离,适用于毛/腈混纺纤维的染色。  相似文献   
2.
有机氟织物整理剂与其他助剂的联合增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有机氟防水剂与免疫树脂交联剂、烃类防水剂、有机硅防水剂等混合使用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有机氟防水剂与免烫树脂交联剂联合使用能提高织物的耐洗性能,与烃类防水剂复配具有良好的联合增效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微波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微波加热,研究了微波对纤维接枝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接枝剂质量浓度及微波作用时间对棉织物上染率与固色率的影响,并对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对轧染有促进作用,上染率与固色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织物染色牢度优良用DSC研究了微波染色后纤维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前后织物高温段的放热峰有一定的改变放热量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有机氟化合物能赋予织物以优异的拒水、拒油、拒污等性能,可使被整理材料获得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特性.全氟材料能赋予被整理的固体表面非常低的表面张力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这是高分子材料表面氟化改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是新兴氟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中将蓝光蒽醌发色体与黄光偶氮组分发色体相结合,设计合成了偶氮蒽醌混合发色体系的绿色活性染料D-BY,实现了染料分子内拼色。研究了该染料在丝绸针织物上的应用性能,探讨了染色过程及碱剂、元明粉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染料在丝绸织物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能,固色率达到77.82%,绿色色光鲜艳,可以获得优良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其耐光色牢度可以达到6级。避免了绿色色光由于有多个染料拼色带来的配伍性问题,染料染色重现性好,在丝绸面料染色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腈混纺一浴染色用染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一类新型暂溶性分散染料-吡啶阳离子染料的合成,采用IR、NMR、MS描述了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特征,实验表明,吡啶阳离子化反应在DMF中反应收率高,易于分离,为这类染料的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9.
紫外线辐射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开发防紫外线纺织品势在必行。本文说明了织物防紫外线整理的原理、方法,对各类防紫外线整理剂进行了系统阐述,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谢孔良  杨锦宗 《化工学报》1992,43(2):247-254
<正>1引言在染料的合成与应用中,染料的配伍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有关从计算染料分子-的无机性值及有机性值来研究染料的配伍性能尚未见文献报道。对于阳离子染料来说,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标准染料根据其染色速率的炔慢分成5级,将所研究的染料与标准染料相比,确定所研究染料的配伍值。此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本文试图从有机概念图的观点出发,研究阳离子染料的分子结构与配伍性能之问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