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03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西洼槽中南部区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西洼槽是饶阳凹陷的主力生油洼槽,它为任丘潜山构造带、南马庄构造带、八里庄构造带提供油源。马西中南部剩余资源量较大,勘探目的层系多、勘探领域广,有较大勘探潜力。通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构造精细解释和地质综合评价认为,马西断裂构造带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带,南马庄构造带为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带。下第三系Es3段为最有潜力的勘探层系。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以及地震相分析,落实了一批构造、岩性—地层圈闭,为老油田的勘探找到了接替战场。  相似文献   
2.
VTI介质的AVO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起有落,近两年在国际上该技术的应用又日趋广泛,发展较快,在寻找隐蔽性和裂缝性油气藏方面,AVO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羊屋三维数据的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发现VTI各向异性介质对动校正存在较大的时差影响,本次研究成功地应用VTI介质成像理论对该地区地震数据进行了时差校正,同时采用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加地表一致性(炮点,接收点和炮检距项)反褶积较好的振幅和频率补偿结果,并实现了相对保持振幅的要求,通过此次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发现了一块具有第二类AVO特性的,在常规成像条件下无法识别的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隐蔽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难题,我国东部吉林油田的中浅层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油气勘探已由早期的构造圈闭勘探转变为现今的以隐蔽圈闭勘探为主的阶段。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前缘带三维连片工区及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综合应用构造精细解释、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及沉积(微)相分析、模型正演、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或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鄚东地区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垮塌、卡钻、井漏等复杂事故。该地区深井钻井采用了抑制性及封堵性较强的铵基沥青树脂高密度钻井液体系,并根据地层特点,对不同井段制定了相应的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好,抗温、抗污染能力强,性能稳定,成功地控制了复杂事故的发生,满足了该地区深层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薄层反射波非零炮检距的属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薄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走时入手,研究了薄层反射波在非零炮检距集上出现的干涉现象,导出了薄层反射波在出现干涉时的炮检距计算公式,说明薄层干涉出现的炮检距是多变量函数,即随着埋藏深度h、地层速度v、薄层厚度Δh以及地震波的主频f*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重点分析了地层厚度Δh和地震子波主频f*对反射波振幅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影响。在充分分析薄层反射的振幅、频谱随炮检距变化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应用叠前信息(如AVO分析)进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时,应充分考虑薄层反射波的干涉和调谐现象带来的振幅和频率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道时频分析的地层结构解析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时频分析是通过对地震信号采用多种数学变换,实现从时频域角度对信号的局部特征进行分解,剖析信号细微特征所对应的地层结构。在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技术过程中,人们对于这项技术能否真正有效地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从时频原理综合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地震道时频谱中各种频率特性参数和时频旋回直接转化成对地层结构逐级、分步的解析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时频分析原理不仅是对地震数据进行特殊数学变换,实现对信号的分解,而且充分利用了地层厚度的调谐效应及岩性调谐效应;时频谱与地质结构特征之间的良好响应关系为地震地质精细解释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TBM地区目的层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出发,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人工和神经网络波形分类等定性储层预测方法和利用反演及敏感地震属性分析,对TBM地区低孔渗砂岩分布区开展了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和天然气高产区预测研究。根据研究结果部署了10口钻井,已完钻的4口井中有3口获得高产气流(其中DK27井日产天然气36.8×104m3)。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所用的预测方法还不能预测厚度小于6m的单砂层或砂层组构成的储层。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阿尔金山前带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但该区沉积物源多、砂层薄,仅用常规的、单一的方法难以取得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效果。本文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目的层段,应用重矿物组分、测井响应、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进行沉积物源和岩性圈闭的综合识别,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构造斜坡带上确定一个地层岩性圈闭,已获得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9.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华北油田富油凹陷构造油藏的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勘探现状,华北油田认真分析勘探形势,立足资源基础,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勘探观念,有意识地加强隐蔽油气藏的深入研究与勘探,先后在冀中坳陷的饶阳凹陷、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乌里雅斯太凹陷等发现了多个规模富集的隐蔽油藏。通过隐蔽油藏的勘探实践,取得了四点主要认识、六点重要启示,对今后深化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GaN材料系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登元  王秀山 《微电子学》1998,28(2):124-128
GaN及其合金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器件,高温大功率电子器件及高频微波器件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已成为当前高科技领域的研究重点,论述了这种材料的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物理与化学性质,薄膜的生长方法及在光学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应用于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