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8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平原湖区除涝排水系统实时优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原湖区常见的一湖多站型除涝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个实时优化调度模型,重点阐述以运行规则中的各项指标为目标值,以距目标值的偏差构造罚函数作为实时优化调度模型目标函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系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的自然之肾,人工湿地是都市的自然之肾,对城市生态景观,污水处理,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分析了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方面的现状,总结城市人工湿地建设的主要功用,探讨城市人工湿地发展及设计动向.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汉阳地区的莲花湖为例,进行了人工湿地和生态砾石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景观规划构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随机方法,针对单一灌溉水库系统最优规划与运行问题,建立了一个既考虑系统入流自相关,又考虑系统入流与灌区需水量之间互相关的多目际、条件机迂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针对这类模型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求解方法—两级迭代法;最后以同一实例,用不同性质的模型在TQ—16型电子计算机上求解,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系统中存在一类具有不可导但连续单调递增约束函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针对这类约束函数为一元函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建立了基于Hopfield 连续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1] ,将神经网络模型扩展到这类约束函数含有多元变量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了扩展后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作物需水量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了作物需水量预测,经实例验证,其预报精度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四湖排水系统优化运行规划的模型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是中、加合作“四湖优化调度研究”成果之一部分.它采用多种系统分析方法,发展了大型圩区排水系统优化运行规划的模型化方法,提出包括调度模型和基本资料模型的完整模型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和模拟模型的结构、基本特性与功能.经四湖中下区排水系统应用表明:模型仿真性较好,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实时调度中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祖昊  郭宗楼 《水利学报》2000,31(7):0001-0007
本文为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建立了一个实时调度模型,其优化模型部分为NLP-NLP模型,为求解该优化模型,本文采用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可加速收敛.模型和解法在四湖地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与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与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SCX2000-01)为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于2000年4月,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负责完成.2002年11月,水利部项目验收专家组对这项跨世纪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项目以人类与洪水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与模式,提出了我国现代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项目组"所采取的理论分析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保障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对于指导我国治水方略的调整与完善防洪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一个三层前向式神经网络,并以改进的B-P算法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在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的应用成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简便实用,具有客观性和通用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组合复合浮床对微污染水体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竹制填料和美人蕉构建的复合生态浮床在不同空间组合方式与曝气方式下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和气水体积比3∶1环境下,填料和浮床3种组合方式对微污染水体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组间差异显著.上部浮床下部填料的组合方式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4%,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3%,明显高于其它2种组合方式;而对于COD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方面,前端填料后端浮床,且曝气集中在填料端的组合方式较另外两种组合方式有明显的优势,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和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