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5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5篇
水利工程   15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是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基础与关键.考虑影响防洪调度风险的最重要风险源,即入库洪水预报误差及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确定性,提出风险约束条件及其量化分析方法.将入库洪水不确定性、风险分析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确定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预泄能力约束法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推求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三峡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有效地提高中小洪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1~3 d的洪水预报信息,三峡水库汛期可增发电量6.99×108~14.45×108kW·h.研究方法对其他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模型方法的合理性与普适性,在金沙江流域开展实例分析。首先考虑洪水预见期变化,应用动态多目标算法高效求解调度模型;然后评价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的风险与效益;最后推求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的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年汛限水位静态控制调度方案,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协同浮动调度方案在不增加防洪风险前提下,各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均可适当抬升,汛期多年平均发电量和电站弃水减少量的最高值(改善率)可达1071亿kWh(11.1%)和649亿m3(14.3%),有效提高了洪水资源利用水平,综合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了河道天然流量模式调度需求,以发电量、供水满足度最大和河道流量偏差函数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水库群消落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以湘江流域东江-双牌-涔天河水库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方案,在丰、平、枯水年情景下,发电量最大方案分别能提高1571万kW·h(11.2%)、1167万kW·h(10.9%)和811万kW·h(10.0%)的发电量;生态效益最好的方案,能减小1.56(61.2%)、0.33(6.3%)和0.89(13.6%)的河道流量偏差函数值;供水满足度最大的方案能提高2.1%、2.6%和3.4%的供水效益。构建的水库群消落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可为长江流域水库群消落调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确定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局限性,建立雅砻江流域“三库七级”梯级水库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Gaussian径向基函数提取各水库的调度规则,并率定和检验拟合效果。结果表明,雅砻江梯级水库电站联合优化调度运行的年均发电量为983.19亿kW·h,比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78.94亿kW·h(+8.73%);两河口、锦屏I级和二滩水库的优化调度过程呈现一定规律,Gaussian径向基函数拟合调度过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90%,能有效拟合其调度规则,且模拟调度结果相比设计值增发电量51.27亿kW·h(+5.67%)。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和GIS的洪灾监测评估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我国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方面应用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洪灾遥感监测在时效性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介绍MODIS的特点,以及与NOAA AVHRR的对比,提出建立基于MODIS和GIS的洪灾监测评估系统.利用免费、较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运用GIS技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淹没情况的实时监测,为汛情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迅速、直观、可靠的现状和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洪水频率的分析与计算主要以实测和历史洪水资料组成的样本系列为依据。现行的P—Ⅲ型适线法往往会使频率纸上的历史洪水和实测点据在纵横坐标上产生脱节。用配线法往往有因人而异的主观任意性。本文推导了用极大似然法估计GEV分布参数的方法(简记GEV/ML法)。并利用宜昌站的水文资料和Monte-Carlo试验,对GEV/ML和P—Ⅲ型适线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EV/ML法是可行的,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比P—Ⅲ型适线法好,其洪水设计估值具有较小的偏差,并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P—Ⅲ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Moute Carlo试验,对P-Ⅲ型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作了详细地比较,包括矩法、极大似然法、适线法、转换法和概率权重法。在矩法中又分析对比了六种不同的C_s修正公式。同时也考虑了四种不同的转换法,并着重讨论经验频率公式的选用。通过大量的计算工作,作者建议采用极大似然法(当C_s<2.0时)或概率权重法(当C_s>2.0时)来估算P-Ⅲ型的参数和设计洪水,用Bobee和Robitaille公式来计算C_s的矩法在实用上也是可行的。它们都要比适线法好。Weibull公式是有偏的,不宜继续使用,作者提议应该对我国现有的设计洪水计算规范作出重新的论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信息修正数字河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DEM本身存在的缺少关于平坦地区和洼地以及水库或湖泊水流路径的数据信息的缺陷,以及没有较高精度DEM的地区难以构建准确的数字河网的问题,提出利用遥感影像作为反输入修正数字河网的新思路,并尝试了利用遥感结合DEM提取河网水系的方法.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生成较符合实际的连续的数字河网,而且适用于没有较高精度的DEM的无资料地区。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的应用和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BBMW流域资料来检验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 ,分析探讨径流形成原理及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与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5场洪水过程模拟的模型效率系数为 85 .2 % ,水量守恒指数为 0 .98,模拟效果较好 ,略高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  相似文献   
10.
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合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基于贝尔曼最优化原理将水库优化调度按阶段划分为若干多目标决策子问题,各子问题采用混合编码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从而提出了一种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该算法不仅在时间上通过划分阶段降维,而且采用遗传算法克服离散状态空间组合所产生的维数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分析得出该算法的效率一般高于遗传算法;并经数值试验表明:在计算时段数较多时,动态规划-遗传算法显著优于遗传算法.因此,提出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为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