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6篇
水利工程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太沙基(K.Terzaghi)发表了著名的粘土固結理論以后,很多研究者对此問題曾給以很大的注意,并取得了不少宝貴的成果。近年来,陈宗基、弗洛林、比奥(M.A.Biot)等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到粘土流变性貭的理論。陈宗基氏并依据把粘土当作一种馬克斯維尔体(Maxwell body)的簡化假定,导出了若干公式。但其計算过于复杂,以致难于用它来解决实际工程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近似解法,并給出了各种边界条件下单維問題的解答。該法的出发点是:把全部变形分成体积变形和畸变变形两部分,分別求算而后迭加。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饱和砂土地基地震液化判别的简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门福录  崔杰  景立平  陈文化 《水利学报》1998,29(5):0033-0039
本文在总结已有的有关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简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地基动力液化的两相介质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化  门福录  孙谋 《水利学报》2002,33(11):0089-0094
应用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建筑物地基的地震液化问题。将地基视为两相介质体系,水是可压缩的。根据土力学模型,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动力本构,考虑了砂土的剪胀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土水相对运动等因素,建立了动力方程 组。基于是否考虑渗流问题,建立了两种离散形式:(1) 以土骨架位移和水位移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2) 以土骨架位移、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用 显式差分法求解,通过计算发现地基下液化有明显的分区现象。  相似文献   
4.
非自由场地的动力沉降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地层成层性对非自由场动力沉降的影响。为了简化分析上部结构对于地层的附加作用,引入了动力锥传力机制,建立了非均质地基模型。根据地基或结构变形与沉降的不同成因,在总结自由场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建筑物非均质地基地震荷载或其他动力荷载引起的动力沉降分解为以下几部分:循环剪切荷载导致的土壤体积压缩;上部结构的反射或散射的动力剪切荷载引起的附加沉降;地基土壤动力非线性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刚度退化引起的变形等沉降。以砂土地基为例,给出了求解的过程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地幔对流、大陆漂移和地震起源的机制做了尝试性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力学解释。然后,考虑不同的震源类型,破裂传播以及岩体性质,探讨了震源机制对地面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根据间断(阶跃)波理论阐明了至少应该有两个物理参量才能表征地震烈度,因为在震源处同时有应力阶跃和质点速度阶跃发生。也阐明了断层的破裂速度连同断层面积一起应是第三个重要影响参量,因为它对震源处卸载的时间函数的形式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断层破裂是一个瞬间卸载过程,并引起应力和速度阶跃,而现行惯用的一些概念均未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笔者对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中若干概念提出了一些看法,意在引起学术界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的几点补充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限于篇幅 ,笔者在文献 [1]中对有些问题阐述得不够详明 ,现拟作几点补充讨论如下 ,供参考。(1)很明显 ,对任何自然现象我们只有对其物理本质、发生机制及与其他周围事物的制约关系基本上有了清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 ,才能恰当地建立起适当的数学物理方程或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和手段去做出定量的解答或解释 ,各种数值预测、预报的方法才有充分的根据与把握。而诸如地震、天体陨落、洪水等等自然灾害为什么至今还无法准确预报 ,就是我们还没有或无法完全掌握它们的上述物理基础问题。所以这时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数学工具也不会能真正完满地解决问题。很多岩土工程问题并不那么复杂 ,我们虽然已经了解它们的物理机制但最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门福录老师“我的几点补充意见”(《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强调了在岩土工程中研究物理机制的重要性 ,力图寻找物理规律间的因果性关系 ,并以此作为预测的基础 ,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年轻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 ,但对于非确定性方法的认识 ,笔者与门老师不尽相同 ,在此与门老师交换一下意见。 原文观点 (3 )认为“当前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预测方法都是一种数学方法 ,首先它不能解决物理基础问题 ,其次它预测的结果和真正发生的结果可能完全不符 ,只是一种猜测方法”和文章结尾“如果必须对现在尚不完全清楚其机理的某项事务做个预测 ,那也只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研究观点、方法若干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  言  笔者参加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科研、设计工作 4 0年来 ,目睹本学科领域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 2 0年来蓬勃发展 ,成果累累 ,新秀辈出 ,深感欣慰。但是毋庸讳言 ,几十年来 ,特别是近年来 ,在岩土力学研究队伍中 ,在诸如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方面也还暴露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不加以澄清 ,势必谬种流传 ,贻误后学。值此笔者即将告退之际 ,愿就个人接触到的成果、论著、文章、报告中的若干问题 ,谈谈个人的感悟体会 ,供同仁批评指正。如能引起年青朋友的兴趣和注意 ,并在实践中切磋琢磨 ,那就更是我的奢望了。2 关于引入假定yh唯物辩证观点是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 ,现今似乎有些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地幔对流、大陆漂移和地震起源的机制做了尝试性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力学解释。然后,考虑不同的震源类型,破裂传播以及岩体性质,大陆漂移和地震起源的机制对地面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根据间断(阶跃)波理论阐明了至少应该有两个物理参量才能表征地震烈度,因为在震源处同时有应力阶跃和质点速度阶跃发生。也阐明了断层的破裂速度连同断层面积一起应是第三个重要影响参量,因为它对震源处卸载的时间函数的形式有决定性的影  相似文献   
10.
粘土固结与次时间效应单维问题的近似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文提出了一个实用计算方法,其计算较为简单,也能反映出次时间效应的某些性质。笔者认为从这个途径来计算次时间效应,确具有很大实用价值。但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原文中将垂直变位分做两项,一项由平均法向应力σ_(ii)所产生,另一项由应力偏量 S_(ij)所产生。在公式推导中,式(6a)假定 K 是常数,式(8)假定 v 是常数,在式(10)中却假定了 G 是算符δ/δt 的函数,这三个假定是互不相容的。我们知道在弹性理论中,四个常数 K,G,v,E 是相互关联的,当知道其中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