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中阶煤和高阶煤的储层特性及提高单井产量主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山西河东地区中阶煤储层的含气量比较低、含气饱和度低,而储层渗透性好,储层能量比较大;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比较低,渗透率小,储层能量低。文章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对比研究,提出了提高气产量的对策。认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层的废弃压力可提高采收率;应通过改善钻井液、采用欠平衡钻井和羽状水平井钻井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钻井工程对煤层气储层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要利用合理的固井程序和水泥浆、套管射孔完井技术和压裂技术;通过排水降压提高有效压差及注入CO2来达到加快煤层气解吸和提高解吸量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技术对提高单井气产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低压配电系统的线损在节能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现行电流密度系数在应用到低压配电系统尤其是建筑配线截面的校验中存在不足,寻求解决室内配线经济截面的方法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对确定经济电流密度原理的分析,提出利用最短投资回收期作为确定经济截面的选择方法,并指出利用该方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到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型台地或平顶台地低纬度暖水区,它的形成受右地类型、以地斜坡坡度、海平面变化幅度等要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刘贻军 《建筑电气》2007,26(7):34-36
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偏差一般按系统标称电压进行计算,正常情况下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但是该方法计算的结果随着末端电压偏差的增大,计算结果与实际之间的误差也在迅速增大,因此对末端电压偏差要求可以在-10%以内的场所供电的线路进行计算时,其计算误差可能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笔者根据一例工程实例分析了误差增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层气产业崛起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联煤层气公司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煤层气商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181.06x10^8m^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469.57×10^8m^3。全国已累计实现煤层气钻井超过2000口,全国地面煤层气开发已初步建成约11×10^8m^3的年产能,已形成每年约4×10^8m^3的产量规模,初步实现煤层气短距离集输、压缩供气。阐述了中国煤层气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指出了中国煤层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将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和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旋回层序级别的划分、层序边界特征、三级旋回层序内部组成特征以来及米级旋回的沉积特点。王冠沟组可以识别出1.5个三级旋回层序,4个四级旋回层序,共发育86个米级旋回,归属8大类。三级旋回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LST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层气储层具有独特性,由于成煤期后构造破坏强烈,构造煤发育,所以具有煤层气储层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以及低压力的“三低”特性;煤层气储层的原地应力比较大;目前的煤层气开发以中、高阶煤为主;中、高阶煤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针对中国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性,文章提出了煤层气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动中之静”概念在煤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了煤层气储层封盖条件,主要包括煤层气储层的区域盖层研究和地下水动力学研究;煤层气储层保护研究,主要是指在煤层气钻井和完井工程作业过程中对煤层气储层所造成的伤害进行预防并使伤害程度最小化;煤层气储层增产措施研究,指建立有效的原地应力释放区、井间干扰效果明显、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以及有效压差;加快煤层气解吸速率和提高解吸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开发关键地质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贻军  辛文杰 《中国煤炭》2003,29(11):13-14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和先导性开发试验成果的总结和研究,提出控制我国煤层气产能的两大类地质因素以及所包含的子因素和基本参数的标准,并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同时根据这些参数标准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靶区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美国煤层气开发潜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美国主要煤层气开发盆地的地质特性与中国主要煤层气勘探开发地区(盆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对比研究,中国煤层受成煤期沉积环境和成煤期后构造活动的影响很大,煤层的非均质性表现非常明显。今后主要侧重于主生气期与主构造活动期的匹配关系研究,以及加大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层气资源对外合作的管理与立项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茂远  刘贻军 《中国煤炭》1999,25(11):13-16,60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应当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中联公司是唯一负责煤层资源对外合作的国家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通过相关的立项程序由中联公司负责申报,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由中联公司负责执行煤敢资源对外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