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砂砾岩储层岩石成分多样、粒度变化大、分选差、非均质性强,单纯应用孔隙度等物性参数评价储层产能的效果较差,而不同类型砂砾岩储层微电阻率成像图具有不同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评价砂砾岩储层有效性的方法。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将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依据阿尔奇公式建立了灰度与地层孔隙度的回归关系,并通过转换建立非均质特征谱,结合研究区5口井的试油资料,总结了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的非均质特征谱典型模式,建立了储层非均质特征参数与储层产能的关系以及储层有效性分类标准。该标准在研究区10口井储层有效性评价中进行了应用,解释符合率达到85.3%。研究与应用表明,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评价砂砾岩储层有效性的方法可以解决砂砾岩等强非均质储层的产能特征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2.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岩石成分复杂、孔隙度渗透率极低、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等特点。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产能有效性评价困难的问题,应用数字岩心技术研究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优选对储层产能影响明显的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能代表储层特征的主成分,从而更有效地划分储层类型。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标准样本层主成分曲线进行聚类分析,对不同的样本特征进行归类,建立研究区的测井参数—储层类型数据库。通过对不同类型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储层类型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纯化油田沙四段上亚段储层自然电位测井资料出现异常现象,因此,在储层识别和划分过程中,经常会漏失储层或出现储层厚度划分不准确的情况。从自然电位形成机理出发,对地层厚度、地层水矿化度和岩性变化等因素对自然电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层自然电位曲线无明显异常是地层压力、储层厚度、储层流体性质和储层岩性等因素作用所致;储层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正异常,是由于钻井液滤液的矿化度高于地层水矿化度;泥岩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负异常是由于地层碳酸盐含量较高以及异常高压产生微裂缝等。利用研究成果,使自然电位曲线异常井段储层识别精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98.3%。  相似文献   
4.
惠伟  吕增伟  耿斌  李淑荣  陈芳 《石油仪器》2015,(1):61-64,69
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在储层评价以及油气田的开发中有重要作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含气储层具有埋藏深、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等特点。近年来该地区已进行了大量的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XMAC-II)的测井施工,结合其他测井资料、测试及录井资料,对川东北地区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在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判断储层裂缝发育井段、裂缝类型和有效性,寻找有利储集层相带,以及地质、工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实用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