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叶二级水电站厂房基础建基高程1917.00m以下12m深处的含卵砾石砂层,承载力较低,厚度变化较大(2~4.74m),局部为纯砂透镜体,存在不均一沉降变形问题。采用150kW振冲器进行了处理。加固后,允许承载力由350kPa提高到625kPa,变形模量达到52MPa,地基整体密实度提高,沉降均一,消除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地盘子电站发电隧洞工程施工的主要经验,从工程施工实践角度总结了长距离、小断面普通钻爆法施工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开展的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规模放大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低于小型矿场试验,但仍然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成为进一步推广三元复合驱的依据。在萨尔图油田南部选取了试验区,开展一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工业性矿场试验。通过该试验进一步研究三元复合驱的注采状况和措施效果,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个性化设计和及时的措施调整保证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强碱三元复合驱对储层的伤害,了解强碱体系是否造成储层内部结垢,对位于大庆油田杏二区中部强碱三元复合驱工业性试验区注三元复合体系前后分别钻取的2口密闭取心检查井的同层位岩心进行了对比检测研究.2口检查井岩心的X-射线衍射谱图形一致,特征衍射峰的形状、位置对应较好;能谱结果显示三元体系驱替后的岩心中钙镁元素没有发生聚集.表明三元复合驱体系对储层的伤害很小,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后储层孔道内没有生成堵塞性钙镁结垢.  相似文献   
5.
赵觅  李博  蔡永茂  李洪富 《油田化学》2014,31(4):518-522
为了探索油田开发过程中各种驱替方式下有效解决厚油层内部高渗透层或平面上高渗透条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超细纤维封堵剂——CZZL-10对填砂管和人造岩心的封堵效果。水驱填砂管实验结果表明,CZZL-10驱替后填砂管的渗透率比水驱时降低了90%以上,驱替压力增大10.6倍;聚合物驱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加CZZL-10驱后的渗透率比单独聚合物驱时降低了80%以上,驱替压力增大7.4倍。人造均质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高,CZZL-10的封堵效果明显。岩心水测渗透率分别为435×10-3、666×10-3、953×10-3 μm2时,CZZL-10对岩心的封堵率分别为40.0%、66.7%、57.6%,岩心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1.6、3.0、2.1。封堵后岩心最低水测渗透率为222×10-3 μm2,达到了堵而不死的目的。用超细纤维聚合物溶液封堵3层非均质岩心,非均质变异系数越大、渗透率级差越大的岩心,高渗透层封堵效果越好,高渗透层分流率大幅下降,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大幅上升,实现了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首次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使区块综合含水由88.4%下降至63.7%,区块日产油量由见效前的37t上升到最高值88t,全区累积增油19625t,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0%;大幅度节省了注水量,提高了开采速度;扩大了波及体积,改善了动用状况,提高了驱油效率。分析发现,三元复合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及比产液指数下降幅度都小于聚合物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及流体有较好的配伍性,不会造成对油层的伤害。矿场试验展示了大庆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盘子电站发电隧洞工程施工的主要经验,从工程施工实践角度总结了长距离、小断面普通钻爆法施工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8.
金河电站一期工程开挖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需要等后边坡第三排锚索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二期开挖,因而严重制约着厂房的直线工期。根据实际情况,将二期工程开挖的时间选择在汛末,从技术上采取薄层开挖、浅孔爆破、导爆管爆破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把工期延误减少到最小.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9.
杏二中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经过多年的室内和矿场试验研究,成功地完成了5个三元复合驱小型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三元复合驱技术可以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1998年大庆油田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个三元复合驱工业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三元复合驱在大井距(250m)多井组(17注27采,9口中心采油井)多油层(PI1-3砂岩组)条件下的驱油效果,油水井的动态变化规律,注采工艺技术及采出液处理技术,为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介绍了试验区的进展情况,油水井的动态反应,采出井见碱、表活剂、聚合物及乳化情况.结合精细地质研究重点阐述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性试验区的驱油效果,总结了油田发育上的差异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与小型矿场试验区对比,分析总结了工业性试验区含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用氧化物矿直接还原、调整钢中合金成分的物理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力学参变数状态图、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炼钢过程中各种金属氧化物,实现直接合金化的热力学可能性,并应用液一液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动力学的可行性。为直接含金化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在青钢电弧炉车间进行了批量生产,钢号命中率100%,元素回收率>95%。理论分析与实际生产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