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与环氧乙烷(EO)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具有反Bola结构的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乙氧基化物的系列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物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O加合数的增加,产物的浊点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先降低后升高,最低为33.18 mN·m-1;乳化力先增加后降低;去污力提高,当EO加合数为30时,产物的去污力达到93%;泡沫性能较差,为低泡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
以月桂醇和二氯丙醇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TBAHS)存在下合成了月桂基缩水甘油醚,通过测定产品环氧值的方法来计算产品的收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考察了原料摩尔比、碱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月桂基缩水甘油醚收率的影响,并用1HNMR和I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表明,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原料摩尔比碱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在优化工艺条件n(二氯丙醇)∶n(月桂醇)=1.2∶1,n(氢氧化钠)∶n(月桂醇)=2.2∶1,50℃下反应4 h,月桂基缩水甘油醚的收率可达81.3%。  相似文献   
3.
周喜阳  康保安  杨卉艳  武华萍  孙晋源 《应用化工》2011,40(8):1408-1411,1415
研究了以磷钨酸-D1821(磷钨酸双十八烷基季铵盐)作催化剂,二氯甲烷作溶剂,30%过氧化氢存在下油酸甲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油酸甲酯环氧反应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m(30%过氧化氢)∶m(油酸甲酯)=1∶1,m(二氯甲烷)∶m(油酸甲酯)=1.5∶1,m(催化剂)∶m(油酸甲酯)=25‰。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环氧油酸甲酯的碘值在4.3 g I2/100 g左右,环氧值在3.95 g/100 g左右,酸值在0.2 mg KOH/g左右,均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溶性、凝固点、润湿、乳化、去污及泡沫性能的测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SOE-N-60)与平平加O-20、平平加O-25的二元复配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25 ℃时,对于总质量分数为70%的SOE-N-60与平平加二元复配产品,SOE-N-60与平平加O-25的质量比大于5∶5时;SOE-N-60与平平加O-20的质量比大于4∶6时;均能形成均一透明的体系,且产品的凝固点均低于10 ℃;SOE-N-60与平平加O-20及平平加O-25的二元复配体系的去污性能以及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性能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复配体系的泡沫略高于单一SOE-N-60。此类复配产品有望用于低温低泡浓缩液体洗涤剂配方中。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和硬脂酸为原料,与环氧乙烷(EO)反应得到平均EO加合数为15的油酸乙氧基化物(OAE-15)和硬脂酸乙氧基化物(SAE-15)。通过FT-IR以及化学方法确定了生成物的结构。对OAE-15和SAE-15的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AE-15的去污性能优于OAE-15,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都高于OAE-15,二者泡沫性能相当;OAE-15的润湿性能和乳化性能都优于SAE-15。  相似文献   
6.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烯丙基氯、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两步法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在磺化反应中,m(硝酸钾)∶m(烯丙基醚)=1∶10、n(烯丙基醚)∶n(亚硫酸氢钠)=1∶2、水作为溶剂、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产物的总收率(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基准计算)达到92%。使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烯丙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及产物脂肪醇聚氧乙烯磺酸钠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产物表面(界面)性能以及应用性能(润湿、乳化、泡沫)进行了测试。产物表面张力为29.224mN/m,临界胶束浓度0.204mmol/L。产物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相比,具有较好的乳化力,且泡沫较低,但润湿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环氧油酸甲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Keggin型磷钨酸季铵盐作催化剂,二氯乙烷作溶剂,30%过氧化氢存在下油酸甲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不同碳链的磷钨酸季铵盐对油酸甲酯环氧化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钨酸-D1821(磷钨酸双十八烷基季铵盐)的催化效果最好。以磷钨酸-D1821作催化剂,油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30%过氧化氢)∶m(油酸甲酯)=1.5∶1,m(二氯乙烷)∶m(油酸甲酯)=3∶1,m(催化剂)∶m(油酸甲酯)=0.025∶1,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碘价为2.64 g I2/100 g,环氧值为3.91 g/100 g,酸值为0.41 mg KOH/g,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阴阳离子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EO加合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NPSO-n(n=5,8)]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混合吸附层和混合胶束的组成及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较单一组分低得多,并随1227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1227的摩尔分数达0.5时,cmc最低,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cmc低2个数量级;并且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中的分子相互作用较强,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接近1∶1;2种复配体系均具有比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好的泡沫、润湿和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表面张力测试技术(吊环法)研究4个与8个环氧丙烷(PO)平均聚合数的聚氧丙烯醚季铵盐(PO-4QA和PO-8QA)水溶液的表面性质。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PO-4QA和PO-8QA分子在水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聚氧丙烯醚季铵盐具有较强的气/液界面活性;PO-4QA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有球状聚集体形成,粒径分布呈双峰,而PO-8QA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能聚集形成囊泡。  相似文献   
10.
使用气相色谱进行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过程中产品以及中间体的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exsil-300填充柱,色谱分离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进行。分别采用了面积归一化法、校正因子法与内标法对甘油、二氯丙醇以及一氯丙二醇进行了定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Dexsil-300填充柱与毛细柱相比,分析时间短;内标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不受其它副产物影响,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甘油、二氯丙醇及一氯丙二醇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1.17%以及1.18%,回收率分别在98.70%~101.11%,98.17%~102.56%以及97.61%~102.88%之间,能够准确的反映反应进行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