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针对目前常规应用的人工举升井节点分析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有杆泵以泵吸入口为求解点的节点分析新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机—杆—泵机构的机械和力学性质的新的数学模型。编写了一套节点分析方法和采油方式综合评价的软件,利用新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泵效和各种工况指标,并判断结果,直至发挥油井最大产能、设备不超载、泵工况良好为止。此结果即为该井现有供液能力时的最佳产能,可按此设计进行抽油机的参数优选。根据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公式和基本方法,同时介绍了油井流入流出曲线的绘制和现场应用情况,设计值和实际值吻合得较好,平均误差为5.9%。  相似文献   
2.
宝北区块强水敏地层油层保护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北区块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注水开采造成油层伤害严重,针对该油田强水敏地层的特点.开展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地层强水敏伤害的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蚀变云母:通过实验评选出了性能较好的粘土稳定剂,提出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措施,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确定油井污染带渗透率及各种表皮因子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钻井、完井及试油的过程中,泥浆的侵入和射孔作业,会造成对油层的伤害。确定伤害程度(污染表皮因子)和伤害带渗透率,对油井的改造、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油井的表皮因子来确定污染带渗透率,进而确定各种表皮因子。  相似文献   
4.
针对赵凹油田安棚主体区主力油层水窜严重的开发现状,通过室内实验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其油藏条件的冻胶泡沫调驱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耐高温起泡剂和冻胶稳泡体系,即由质量分数为0.2%~0.3%的HN-1起泡剂、0.25%~0.35%的KY-6梳形聚合物和0.6%~0.8%的YG103酚醛树脂交联剂复配而成,并优化了冻胶泡沫的注入方式、气液比和注气速度,评价了冻胶泡沫的驱油性能,形成了适用于赵凹油田油藏条件的耐高温冻胶泡沫调驱技术.评价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冻胶体系作为耐高温冻胶泡沫的稳泡体系,具有较好的稳泡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泡沫的半衰期;与分段塞注入方式相比,气液混注方式产生的冻胶泡沫具有更好的封堵性能;冻胶泡沫的最佳气液比为1∶1,气液比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冻胶泡沫的阻力系数和封堵能力下降;最佳注气速度为0.5 mL/min,注气速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冻胶泡沫封堵能力下降.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冻胶泡沫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封堵性能,剖面改善率达99%,采收率提高了44.6%.  相似文献   
5.
下二门油田注聚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步乾 《油田化学》2004,21(3):255-257,279
河南下二门H2段Ⅲ组区块注完聚合物后,91.25%的聚合物留在地下,据数模计算,其浓度在100~200mg/L,恢复注水后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将地下滞留聚合物絮凝沉降,实现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研究。用化学处理法制得的稳定化钠土YG340 1,其3%水分散液在20min内基本不沉降,3%和5%水分散液30℃、170s-1下的粘度分别为59.1和189.6mPa·s,可泵性良好。在55℃下HPAM(3630S)溶液与3%YG340 1水分散液按体积比4∶1混合,当HPAM浓度为100~200mg/L时,沉降时间短(<15min)而沉降体积较大;用岩心测得的残余阻力系数随HPAM浓度升高而增大,HPAM浓度为100和200mg/L时分别为15.1和18.7。在岩心驱油实验中,水驱油后注0.3PVHPAM,水驱至含水率分别为60.5%、70.2%、81.8%、98.0%,采收率分别为34.7%、39.8%、43.3%、46.2%,注入0.167PV用油田污水配制的3%YG340 1分散液,继续水驱,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3.0%、61.6%、60.7%、58.8%。认为该区块注聚后用YG340 1絮凝沉降地下滞留的HPAM,可改善注聚后水驱效果。讨论了注絮凝剂的一些工艺参数。图1表4参2。  相似文献   
6.
电泵井优化设计及工况诊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潜油电泵油井是高含水期油田采用的大排量采油方式之一,如何充分发近泵的大排量特点及如何对井下工况进行判断,是电泵井采油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采用计算机对电泵井举升进行优化设计及对井下工况进行诊断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电泵井生产过程中的供排协调进行优化,分析了电泵运行参数判断井下故障原因,保障设备有效工作,从而延长检泵周期。文中还对工况诊断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后区块的生产特点,对YG340-1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剂的悬浮性、与HPAM的絮凝效果、对地层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双河油田污水配制的3%YG340-1悬浮液,静置60min悬浮体积保留率在90%以上;与300mg/L的HPAM絮凝120min,絮凝体的平均粒径由20μm增加到500μm以上,测得填砂管的残余阻力系数在22.22~30.25之间,并在双北Ⅱ4、5区块进行了S215、4072、S206三个井组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泵油井井下工况诊断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油电泵油井采油是高含水期油田采用的大排量采油方式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不易判断的井下故障。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计算机对井下工况进行诊断的新方法,它通过对潜油电泵井生产过程中泵及机组的工况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挖掘油井潜力、延长检泵周期。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物强化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油田污水的处理难度逐步增大。本文针对河南油田采出水,研究了石油磺酸盐对现场高效降解菌生长量的影响,定性分析了污水中的聚合物。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对3种降解菌的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W菌、I菌、B菌,污水中石油磺酸盐浓度应小于20 mg/L,以确保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ONH2水解为—COOH。通过室内实验,选择尿素和有机营养制剂作为氮源,最佳用量分别为10.71和8.57 mg/L。污水处理系统启动过程中,加入尿素、有机营养制剂和天然有机营养制剂,运行25 d后的外排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图5表3参8  相似文献   
10.
井筒温度分布的准确计算,对于油井生产测试、井筒析蜡预测和油井动态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油气水物性受到压力和温度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以及油气两相之间质量交换的前提下,以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和传热学原理为基础,建立了井筒油气水三相流动压力与温度分布的耦合计算模型,通过将井筒分段,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井筒油气水三相流动时的压力与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作为工程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