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25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国外以抗动能弹丸碰撞为主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叙述了国外的发展简况、基本防护设想,介绍了空间站的抗动能方案或设想,以及抗动能武器的设想。对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提出了几点值得重视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国外以抗动能弹丸碰撞为主的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叙述了国外的发展简况、基本防护设想,介绍了空间站的抗动能方案或设想,以及抗动能武器的设想。对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提出了几点值得重视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研制体制美国战略导弹核武器系统是由国防部下属的各军种有关研制机构负责研制的。某一战略导弹核武器的研制要求由军方根据战略任务的需要并经过相应的论证工作后提出,由国防系统型号研制审查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呈报国防部长审批。导弹所用的核装置则是由国防部和能源部共同协商确定的。然后,由国防部和能源部分别将研制某一导弹核武器系统的导弹  相似文献   
5.
一、简况弹道导弹核加固是美国在六十年代中期遇到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在此之前,美国曾通过大量大气层、地下和高空核试验验证过各种核武器的设计并研究过核武器的各种破坏效应,也曾开展了采用以核反核机理的反导弹导弹的研制工作。当时对于核武器的基本效应(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和放射性沉降)了解得比较深入,但对于核武器的现代效应(例如电磁  相似文献   
6.
为了支援空军系统司令部空间与弹道系统局(即现在的弹道导弹局)对最近参加飞行试验的带缠碳酚醛防热层材料进行滚动力矩和热力学性能的鉴定工作,并为以后的飞行试验选择防热层材料,曾经进行了一系列地面试验。本文叙述了这些地面试验所得到的数据。通过这些地面试验鉴定了用作防热层原始材料的人造短纤维和AVTEX人造长纤维的性能。本文还把所研究的这两种材料和在以往十年飞行过的IRC FM5055A防热层材料作了比较。采用三种不同的电弧加热设备来模拟部分再入环境。文章着重对IRC FM5055A和AVTEX FM5055G防热层材料进行了比较。这两种材料都是浸渍酚醛树脂并充填碳粒子的用人造长纤维编织的材料。对于未充填碳粒子的AVTEX长纤维材料也在有限的范围内作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AVTEX FM5055G材料无论从防热性能来看,还是从滚动力矩性能来看,都可以很好地取代IRC FM5055A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为确定模拟核辐射环境对碳酚醛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所进行的试验及试验结果。试验是在空军飞行动力实验室50兆瓦再入端头试验设备上进行的。试验时采用了几种破坏方法并且研究了这些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已被用于改进烧蚀响应的理论模型。本文还研究了非等温热电偶测量的影响以及由除气作用和层裂所引起的材料膨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烧蚀响应主要取决于炭化层的膨胀特性,但材料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模拟核辐射环境对这些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海神潜地弹道导弹是美国最早研制的分导多弹头导弹,弹头代号是MKⅢ。MKⅢ弹头于1964年10月正式开始研制,1966年初确定弹头的部署状态,1968年8月开始飞行试验,1971年3月开始装备导弹核潜艇,总共装备31艘导弹核潜艇、496枚海神导弹。  相似文献   
9.
前言试验弹是发展弹头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美国在发展战略弹道导弹的过程中,对每一种导弹型号的弹头事先都借助试验弹进行过全尺寸或者缩比模型的飞行试验,经过试验弹飞行试验的验证后才用于导弹型号的。美国先后用过的试验弹的种类比较多,试验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各个时期试验研究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美国试验弹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主要是解决弹头再入的防热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有核武器在爆炸时都会产生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对各种军事装备(例如导弹及其发射控制装置、卫星、飞机、雷达系统等),特别是对这些装备所采用的电子线路和设备都可能造成危害,使之损坏或失效。随着现代军事装备日益广泛地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这种电路比老式的电子管电路在抗电磁脉冲的能力方面要低几个数量级,因此电磁脉冲对半导体器件和设备所能造成的破坏也就要大得多。对于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苏联认识得比较早,也很重视。苏刊在六十年代就曾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