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混沌化PWM的占空比实现电磁干扰抑制的方法,并结合半桥拓扑开关电源的特性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混沌化占空比控制,高频变压器输入电压电流信号及输出电路电感的电流信号的频谱得到了展宽,并削减了谐波尖峰的幅值,传导干扰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混沌化占空比的方案具有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该方案为商用化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详细地叙述了使用松翰单片机SN8P2622设计恒温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写思路.该系统可根据温度控制点的要求灵活地更换测量参考阻值.整个系统设计基于低成本的考虑,单片机管脚进行复用,温度的检测避开了专用的ADC模块,巧妙地利用RC充电的时间长短来进行温度的检测.通过硬件、软件设计与调试,该恒温控制器成功地应用于制作酸奶等恒温发酵的场合.  相似文献   
3.
家庭自动化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线通信技术标准规范的日益完善及其芯片研发的不断深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家庭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一种以SC1128扩频芯片为基础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家庭自动化控制中有可靠性高、易组网、易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正交频分复用前置编码技术在宽带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概念,提出在宽带电力线通信(PLC)中应用前置编码改进常用编码OFDM的新技术;在分析常用编码OFDM技术应用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时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前置编码方案;还在实际低压电力载波通道模型上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宽带电力线通信模拟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前置编码OFDM技术可显著减小传输信号的误码率,并可简化基于常用编码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实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ZVT-PWM变换器和其它的零电压开关型变换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基本的ZVT变换器中辅助开关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又带来了另一些的不足,主要是对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增加了额外的电压或电流应力。通过在电路中采用了缓冲单元克服了上述缺点,使主开关和主二极管较准确地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开通或关断,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开关器件(包括辅助开关和辅助二极管)的电压或电流应力,同时电路结构简单,易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使用可调光电子镇流器ASIC(FM2822)和Freescale单片机(MC9RS08KA2),设计智能型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写思路.该系统设计主要基于节能的考虑,使用热释电传感器检测人的活动,通过光敏元件判别白天和晚上,实现对灯的节能控制,并通过遥控可以实现亮度调节.试验证明,该系统按要求实现了功能,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栽培的蛹虫草鲜品为材料,通过组织分离和培养手段获得的虫草种源同野生虫草组分种源Fom1相比产量性状没有明显差异;在栽培方法上采用搔菌和喷施5%生石灰水溶液,较好地解决了蛹虫草栽培中菌丝徒长、不转色、不现草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温控系统各模块对电源的实际要求,着手分析传统设计方案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现多路低压输出的DC-DC变换器的设计新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温控系统各模块对电源的特定要求,在电路设计上利用MC34063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降压电路,有效结合EMI滤波、光耦合器、并联调节器、高频开关管等元器件,旨在实现多路抗干扰、波动小的输出电压。从整个电路所构成方框图中,阐明了各模块电源的不同要求的电路实现,对其中一个抗干扰电源模块进行PSpice仿真的同时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宋玉宏 《天津冶金》2001,(Z1):113-114
分析了造成混凝土强度离散性的原因并提出控制混凝土离散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详细地叙述了在单片机系统中软件抗干扰突破常规的实用性设计。在开关量信号输入抗干扰设计中,改变常规的电平状态判断方法。转而采用信号沿变化的判断方法,并根据干扰信号持续的时间及读信号的周期确定读信号的次数,根据系统所需要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方便地进行参数调节。另一种是采用"软件陷阱",软件设计者在有效利用单片机中断向量资源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闲置"中断资源的"陷阱"作用,编写特定的中断服务程序,避免可能的多次干扰,进行抗干扰的有效处理。多个开发项目的实践证明,这两种抗干扰的设计实用性强,并易模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