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纤激光器相干组束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光纤激光器相干组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相干组束技术,对相干组束研究的前景做了简单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XeCl激光混合气体中加入适量的H_2可以使激光器的一次充气寿命增加,本文研究了H_2对X光预电离长脉冲放电XeCl准分子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混合气体加入适量H_2以后,会产生二种效应:其一是使激光脉冲峰值功率提高20~30%,其二是使激光脉冲持续时间变短。实验所用的激光器是一台用平均能量为75kV的X射线源作预电离的放电型准分子激光器,其放电回路采用水传输线作脉冲形成网络,放电持续时间约为200ns。用曲率半径为5m的全反射镜和透过率为80%的部分反射镜组成激光谐振腔,激活  相似文献   
3.
采用增加回路电感的方法,获得输出激光脉冲半宽度110ns、脉冲能量大于160mJ。文章比较了放电回路电感大小及输出窗口反射率对脉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双光束Raman组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双光束拉曼组束改善准分子激光光束质量。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畸变泵浦光作用下可以获得近衍射极限Stokes光的放大。并在稳态和瞬态激光脉冲的条件下,讨论了Raman工作介质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氯化氙准分子激光在氢气中的双光束Raman组束实验研究,近衍射极限Stokes光在获得功率放大的同时,其远场分布保持不变。激光聚焦亮度提高约3000倍。最后讨论了放大自发辐射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用于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激光二极管线阵的输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验上测量了激光二极管线阵的输出特性,研究了温度、电流对输出功率、光谱特性,以及偏振特性的影响,为设计全固态激光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泵浦的皮秒染料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准分子激光泵浦猝灭式染料激光器,获得了30ps的可调谐染料激光脉冲输出。  相似文献   
7.
改善准分子激光光强分布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改善准分子激光输出光束光强均匀性的新方法,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小尺寸波纹光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在光路中使用小尺寸波纹光阑代替圆孔光阑的研究结果。应用菲涅耳衍射光强分布理论以及光上光强分布理论对波纹光阑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用CCD成像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结表明实际与理论能较好地吻合。从光路的实际使用效果看,对比圆孔光阑,应用波纹光阑在其作用范围内实现了对光束衍射调制的抑制和填充冈子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激光二极管(LD)侧向抽运的Nd∶YAG陶瓷电光调Q激光器的激光输出特性。该激光器采用九组激光二极管线阵列(LDA)侧面紧密环绕均匀排布的抽运结构,并用微通道热汇冷却技术冷却。在电光调Q方式下,重复频率为100 Hz,抽运单脉冲能量为416 mJ时,用尺寸为5 mm×75 mm,掺杂原子数分数为1%的Nd∶YAG陶瓷棒,获得50 mJ的1064 nm激光输出,脉冲宽度为12 ns,斜率效率达24%。并实验测量和分析了偏振片,KD*P晶体,四分之一波片等调Q器件的插入损耗。测量了输出激光时间波形和光斑的光强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