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左建  毛幼菊 《光电子.激光》2002,13(7):690-693,702
研究了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的上行信道调制方式,分析了离散小波多音(DWMT)调制与其它调制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DWMT调制解调器的实现模型,设计了使用DWMT调制解调器的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双向传输的系统方案;并对DWMT调制的系统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DWMT调制是一项能有效实用于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上行信道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用复射线展开法计算圆柱面对入射平面波散射时的计算误差特性,提出了控制其计算精度的复射线展开参数选择方法,证实了通过恰当选择展开参数可以有效地提升计算精度、实现误差控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MSP430F449超低功耗MCU和CS5460专用电能计量芯片组进行设计的,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精度特性的电能计量计费终端技术.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实现及相关的软、硬件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4.
基于指纹识别和数字认证的网络商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毛幼菊  陆音 《计算机工程》2003,29(10):53-55,64
讨论了一种互联网上实现电子身份认证的系统方案,提出用指纹识别和数字认证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具备高安全特性的在线支付,同时介绍了指纹识别算法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Internet的高效、简易、成本低廉的音像实时通信实用化系统方案.研制了系统的硬件、软件并对系统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报导了技术开发方案和传输试验,试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开展音视频通信,具有用软件实现全部功能的特征,适用于各种网络音视频通信需求,特别是局域网中的应用,如医院隔离病区的监控、网络教育、网络会议、网络商贸展示及Intranet企业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资源动态分配的光突发装配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粗颗粒分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突发装配技术。它包括两个方面:映射规则,主要解决某一优先级光突发可以装配的类别分组,提出了S映射、Q映射和TQ映射3种规则,其差别主要在于映射是否具有自适应性;动态门限装配能力分配方案,即ATQ-DT,主要解决如何动态、合理地分配光突发装配能力。TQ映射和ATQ-DT可随服务质量(QoS)要求和负载情况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映射关系和装配门限。经仿真表明:它们的组合,即“TQ映射 ATQ-DT”在保证各分组类别的分组损失率(PLP)上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光通信系统中信道模型与FEC码型构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通信系统中光发射机产生的噪声、光纤中的噪声、放大器的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噪声和光接收机噪声等噪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用中心极限定理将其中一些噪声综合化归成高斯噪声,再利用随机过程知识将光通信系统信道中的噪声简化为高斯噪声,从而建立了光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即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基于此信道模型对光通信系统中误码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这些分析以及对光通信系统中前向纠错(FEC)码型的分析,提出了光通信系统中FEC码型的主要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WDM+EDFA+DCF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WDM+EDFA光纤传输系统中使用常规单模光纤(SMF)在1550nm窗口的大色散限制了传输距离,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进行色散补偿是上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基于光纤WDM+EDFA+DCF的长距离传输系统,讨论了DCF色散补偿对光纤非线性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FWM)的影响,提出了采用DCF集总、后置、非完全补偿的色散补偿方案,这种方案可合系统具有更佳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9.
WDM光网络中光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光层组播原理。在物理层实现组播 ,使该技术在整个互联网实施实时交互音像通信和有效抑止“电子瓶颈”效应有着重大作用。文中对两种不同结构具有光层组播的OXC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对WDM光网络中的无阻塞组播通信波长满足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规模并行计算的一个新互连网络——分级光环互连,适用于多处理器与多计算机的可升级网络。分级光环互连由一个衡量无阻塞、容错的单跳可升级互连拓扑组成,并通过波分多址技术充分地利用了光纤的TeraHz带宽。此光网络融合了分级环的互连节点接口简单、节点度恒定、容错等各种吸引人的特征以及光通信的各种优点。提出了分级光环互连拓扑,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并描述了光设计的方法,导出了一个简短可行的分级光环互连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