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微波辐照下导电聚苯胺的升温特性。研究表明 ,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具有快速升温的特点 ,升温速度与掺杂剂的种类、掺杂酸的浓度、聚苯胺的导电率、合成聚苯胺的温度等因素有关。盐酸掺杂聚苯胺热稳定性较差 ,在微波场中不能反复升温 ,而热稳定性较好的DBSA掺杂的聚苯胺具有一定的反复升温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8-羟基喹啉、苯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合成新型苯并噁嗪单体3,4-二氢-3-苯基-2氢-1,3-苯并噁嗪基-(5,6-h)喹啉(QB)。QB的化学结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进行表征,并封管聚合得到含8-羟基喹啉结构的聚苯并噁嗪(PQB)。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和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苯并噁嗪相比,QB开环聚合温度降低,聚合峰值温度为216.2℃,且咪唑可以进一步降低QB的聚合温度。210℃聚合4h所得到的聚合物PQB2在850℃时残炭率(Yc)为31.9%,由于聚合物结构中含有喹啉等刚性基团使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QB2的珨Mn,珨Mw和PDI分别为11300,12000和1.06。  相似文献   
3.
聚苯胺的微波掺杂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辐照下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对聚苯胺的掺杂反应,得到了可溶性的导电聚苯胺,产物的组成与性能和其他方法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微波掺杂反应受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高温下反应可以缩短PANI达到最大掺杂程度所需的时间,但高温下微波辐照时间过长,会引起产物的导电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交联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不饱和双键的聚磷酸酯,利用FT-IR及NM 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交联剂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对最高交联温度、固化时间、压缩强度及压缩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的最高交联温度在41.1℃~82.3℃,低于骨修复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高交联温度97℃。引发剂含量的增加能够加快体系交联固化。提高分子量以及交联剂与引发剂的含量都能增加交联产物的压缩强度及压缩模量,四种配方所得交联产物的压缩强度为3.3M Pa~11.0 M Pa,压缩模量为4.9 M Pa~101.9 M Pa,接近松质骨的水平。因此,U PPE有可能成为一类新型的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1Introduction Thetreatmentofbonedefectsinducedbyinjuryor pathologicalchangecouldbenefitfrombiocompatiblema terialsbasedonbiodegradablepolymerthatassistinthe boneregeneration.Thesepolymersareverypromisingasa temporarystabilizationforaugmentationoffracturef…  相似文献   
6.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了聚膦酸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核磁共振(1H-NMR)数据计算得到的聚膦酸酯数均分子量约为2250(g/mol)。将聚膦酸酯与苯甲醛、二乙烯三胺通过Kabachnik-Fields反应无催化剂制备了聚α-氨基膦酸酯凝胶,研究了凝胶吸附铜离子的性能。凝胶对铜离子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导;吸附动力学曲线可以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速率主要受控于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开环聚合物方法,合成反应性无机聚合物聚(二氯)磷腈。通过高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吡咯基团的聚磷腈。并采用NMR(1H,31P)、FT-IR、DSC、TGA、GPC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Mn=4.1×105,Mw=9.2×105,Mw/Mn=2.24,Tg为-36℃。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经过FeCl3氧化交联,聚合物薄膜的颜色由无色透明变成黑色,导电率(σ)达到10-6S/cm,比氧化聚合前提高了近105倍,交联后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亚磷酸二乙酯为初始原料,通过羟甲基化、烯丙基氯醚化、双键环氧化制备了高纯度的环氧磷酸酯,其结构经FTIR、1H NMR、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9.
可注射性骨修复材料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光引发交联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凝胶含量的测定,研究了紫外光引发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共聚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加入光引发剂能够显著增加凝胶含量,安息香乙醚(BE),安息香(BN),2,2-二乙氧基苯乙酮的引发活性较高,光引发剂浓度较低时,增加光引发剂的含量能够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凝胶生成率,但含量过大反而降低凝胶生成率.BN、BE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4E^-5(mol/gUPPE)及0.6E^-5(mol/gUPPE),光照较短时间内,UPPE分子量为5960g/mol的体系具有最高的凝胶生成率,但由于粘度的影响,光照2min后其凝胶生成率低于UPPE分子量为4040 g/mol的体系,表层对紫外光的吸收降低了光能量,导致深层交联聚合反应速度降低,1.5mm厚试样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凝胶含量可与1.0mm厚试样接近,6.0mm试样曝光24min后底层仍不能固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与β-磷酸钙(β-TCP)交联复合体系的体外降解过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降解一定时间后试样表面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UPPE/NVP/β-TCP交联复合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并能在降解过程中保持接近人体松质骨的力学强度,其表面为多孔"蜂窝"状,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降解初期,由于体系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NVP的快速溶出,试样的质量、力学强度等物理性质变化明显;降解48 h之后,交联网络逐渐发生降解断链,各物理性质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