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溶性氯化钠负载Fe做催化剂,直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没有掺杂任何含硫气体噻吩的条件下催化裂解乙炔在450℃下进行反应制备纳米碳材料。产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制备了选择性较高的螺旋碳纳米管,其直径在25~200nm之间,绝大部分碳纳米管都有着非常规整的螺旋性并且其螺距很短。所制备螺旋碳纳米管晶格没有好的连续性,中间有断痕出现,并且排列也很不规则,为一种有缺陷的石墨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麦秸秆粉末为原料,先将麦秸秆粉末与水的混合液于190℃的干燥箱中无催化剂条件下水解1h,然后以水解后的清液为碳源于180℃下无催化剂条件下水热碳化8h来制备碳纳米材料,探讨了秸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的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产物为带有大量O—H基、CHO基等官能团的碳微球,固液比对碳微球的粒径有较大的影响,固液比为1∶60时产物为外壁光滑的碳微球,其粒径在100~300nm之间;固液比为1∶40时,所制备碳微球,粒径较大,多数直径在250nm左右;固液比为1∶20时产物中明显有直径约800nm左右的大球出现,大直径的碳微球球壁看起来较光滑,但产物的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3.
以不负载任何活性组分的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基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700℃下催化裂解乙炔可控制备纳米碳材料,反应气氛分别为氩气和氢气;产物通过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气氛为氩气时,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沉积了棒体较直的碳纳米棒,这些碳纳米棒形貌规整,平铺在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当反应气氛为氢气时,碳纳米棒的生长方向变成了规整地直立状态;所制备的碳纳米棒为实心的,结构为断断续续的石墨片层组成的波纹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陈磊山 《广东化工》2013,40(5):61+63
为借鉴定向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来实现碳洋葱尺寸可控的周期性阵列生长,基于碳纳米管和碳洋葱会相伴相随产生,文章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和碳洋葱所用催化剂进行了综述,并从二者的生长机理方面探讨了彼此之间的联系,阐明了借鉴定向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实现碳洋葱的周期性阵列生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化学气相沉积法催化合成尺寸可控的碳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氢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铁为催化剂,通过催化裂解乙炔合成了碳微球,并详细探讨了催化剂以及碳微球的沉积区域对所合成的碳微球的直径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高分辨投射电镜对产物形貌和超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剂和沉积区域在某种程度上对碳微球的直径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巴豆苷合成时原料价格高的问题,以廉价易得的鸟苷为原料,用乙酰基保护糖环上的羟基,再和POCl 3反应,将6位羰基转化为氯原子,继而在亚硝酸异戊酯作用下发生重氮化反应,将2位氨基转化为羟基,最后在饱和的NH3/CH3OH溶液中将6位氯原子氨解转化为氨基,同时脱除乙酰基,以4步和62%的总收率得到巴豆苷。该方法高效、简便,反应规模可以扩大到200 g,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磊山 《精细化工》2013,30(5):481-484
以Fe质量分数分别为0.3%、1.6%、3.3%和5.2%的氯化钠担载铁为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催化裂解乙炔400℃下进行反应,系统探讨了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Fe)=0.3%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在20~50 nm,平均直径约为30 nm;w(Fe)=1.6%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在35~60 nm,平均直径约为49 nm;而w(Fe)=3.3%和5.2%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差别不大,在40~100 nm,平均粒径约为65 nm。所制备的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清晰的同心石墨壳层结构,并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  相似文献   
8.
陈改荣  王辉  陈磊山  陈国胜  韩虹 《广州化工》2013,(19):145-146,156
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构建了以"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提高性实验、技能性实验"四大模块为核心的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经过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效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陈磊山 《广东化工》2013,40(4):161+157
抗氧化涂层体系主要用于高温长时间抗氧化的情况,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对复合涂层体系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双层复合涂层、多层复合涂层、梯度复合涂层和晶须增韧复合涂层,并对目前涂层体系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