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对城市化真谛的理解,在论证城市化的二重性和城市集聚效应的内生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化地不化人的弊病,在对比"老浦西"和"新浦东"城市化机制及其绩效后发现,"新浦东"受制于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对人口、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的配置以行政导向为主,以土地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对中国真实城市化率的提高贡献甚微,陷入城市自我现代化的困境,也违反国情和环保的要求,难以持续。对众多农村人口亟待城市化的中国而言,"新浦东"模式不具备普遍意义。市场导向的人口密集型的"老浦西"模式,更符合内生增长的要求,更能发挥城市吸收农村人口的集聚效应,也更符合可持续增长和环保原则,值得今日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经济思想逐渐传入近代中国的同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经历着主动的现代化过程.对中国经济思想主动现代化的考察有利于更全面的认知近代的经济思想大变迁.在没有外来经济思想影响下,传统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第一个阶段.作为一位晚清经世派知识分子,金安清的经济思想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其经济思想的考察有利于形成对晚清社会经济思想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