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less Sensor Network)覆盖优化机制都忽略了节点检测误差,且其感知重叠区与覆盖空洞面积大,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并同时兼顾高的覆盖率和较低的能耗,提出了二进制检测模型耦合离散加权帝国竞争算法的WSN覆盖优化机制。引入误差检测因子,设计二进制检测模型,构建WSN联合覆盖率模型;并定义了均匀三点交叉算子,嵌入权重理论,以节点利用率和联合覆盖率构造适应度函数,提出了离散加权帝国竞争算法,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通过仿真手段检验了机制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机制相比,机制覆盖质量最好,显著降低了感知重叠区与覆盖空洞面积;其收敛速度与覆盖率更高,且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的结构和热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纤维的微晶尺寸增大,到220~230℃时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小,原准晶结构逐渐被破坏。纤维的芳构化指数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PAN链状分子在逐渐演变成梯形环状分子结构,230℃和275℃是PAN原丝热稳定化的转折点。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洋葱球非晶组织发生了结构演变。非晶化转变是从晶区边界开始,由外部向芯部逐步进行。纤维的环化度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增大。在较低温度增加较快,随后增加变缓。230℃后,环化反应加剧,环化度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3.
金属Ni、Al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爆炸法制备金属镍、铝纳米粉,对其纳米颗粒的形貌特征、成分、晶体结构等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表明:Al的粒度分布比较窄,一般在30~80 nm,镍的粒度分布约30~100 nm。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利用超细金属粉制备系统,采用电爆炸法制备金属Cu纳米粉,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透射电镜分析(TEM).实验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尺寸小,超细金属粉体纯度高.Cu纳米粉的粒度分布40~100 nm,平均粒径为60 nm.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0.8Ba0.2TiO3:Pr纳米粉末,分别应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粉末Ca0.8Ba0.2TiO3:Pr形状近似为球形,在900℃煅烧8h所得样品的激发主峰位于323nm,发射主峰在612nm处,对应Pr3+的1 D2→3 H4跃迁,并且,在900℃时样品的初始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都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77Co2Zr9B10Cu2合金,在530~750℃等温退火40 min,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77 Co2 Zr9 B10 Cu2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淬态Fe77Co2Zr9B10Cu2合金为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晶粒尺寸长大,晶化体积分数增加,矫顽力先减小后增大,比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表明,530℃退火后合金的矫顽力最小,在670℃时迅速增大。样品的磁性与其微观结构、晶粒尺寸、晶化体积分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型纳米材料Ca0.8Sr0.2TiO3:Pr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0.8Sr0.2TiO3:Pr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TG—DTA测试技术,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结构表征,分析了不同温度下Ca0.8Sr0.2TiO3:Pr的粒径大小以及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当前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的明文与密文函数之间相对简单的依赖关系,导致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能不高等难题,引入非标准二阶互逆-正交参数变换,设计对合参数变换,并将其引入到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中,提出了对合参数变换耦合双随机相位的图像加密算法.利用位置集合置乱技术扰乱明文;由对合参数变换与相位矩阵,设计加密函数,完成置乱像素的扩散;并将递归运算嵌入到对合参数变换中,实现加密系统的简单结构及快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互逆-正交参数变换加密机制相比,本加密算法更安全,熵值约为7.99986,相邻像素的自相关性更低;且密钥空间巨大,获取的密文具有更高的抗强力攻击性能,能防止图像被肆意篡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