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粉煤灰制备沸石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煤灰为原料,用碱熔-水热合成法制备沸石并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灰)/m(碱)比、m(灰)/m(水)比、煅烧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沸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灰)/m(碱)比1.2:1、m(灰)/m(水)比1:9,焙烧温度500℃和晶化时间10 h。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沸石负载氧化铜并与过氧化氢联合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达到25(稀释倍数)和105 mg.L-1,分别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 4287—92规定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制备的沸石经XRD表征,确定为NaA型沸石相。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镀法在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涂层上续镀厚镍,重点考察了硫酸镍质量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浓度和电流密度对镍沉积速率和镀层质量的影响并确定了其最适宜值。将质量浓度为1.5g·L^-1的稀土氧化镧(La2O3)添加入普通瓦特镀液中考察其对电镀效果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稀土La2O3细化了金属晶粒和提高了镀层致密程度,镀层样品(厚度约为800μm)具有高硬度、强附着力、低电阻、高密度和良好的可焊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钯-银合金膜分离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厚为50μm的Pd/Ag(23)合金膜进行了氢气渗透系数的测定和H_2/N_2混和气分离的研究,得出温度、压力、膜厚、进料气流量、膜的预处理和再活化及膜表面中毒等因素对氢气渗透的影响。分离H_2/N_2混和气可获得高纯氢气。  相似文献   
4.
鱼鳞脱钙是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重要的前处理过程。以鳙鱼鱼鳞为对象、盐酸溶液为脱钙剂、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为目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羟基磷酸钙浓度、盐酸溶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40 min、0.017 4 mol·L-1、0.5 mol·L-1和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为3.744 9×10-4mol·L-1·min-1,相应的脱钙率为86.20%。建立了盐酸脱钙的动力学方程,模型反映了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随羟基磷酸钙浓度、盐酸溶液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其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可用于过程调节、产品控制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羟基磷酸钙的反应消耗速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皂化法制备了PVC热稳定剂-硬脂酸钇,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盐碱比、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分别对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和氢氧化钇/硬脂酸皂化反应的稀土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新工艺,稀土转化率高达99.50%以上,硬脂酸钇的熔点为118℃。经实验验证,第一阶段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为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A/dt=8.56cA^2。第二阶段近似看作氢氧化钇/硬脂酸的皂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特征,动力学方程为-dcA/dt=1666cA^2。采用称重法测定稀土转化率比化学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镱对木质化学镀镍-磷电磁屏蔽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传统的化学镀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镱的方法制备了木质化学镀Ni-P电磁屏蔽材料.考察了稀土氧化物Yb2O3质量浓度对化学镀镀速、镀液稳定性、Ni-P镀层质量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化学镀方法相比,添加质量浓度为40 mg/L的Yb2O3可分别使Ni-P平均镀速、镀液稳定性和电磁屏蔽性能提高12.6%、36.4%和8.0%,并使Ni-P镀层更加致密、平整和光亮.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仿生酶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并考察其微囊化的可行性。以挥发油提取率为目标,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应用复合凝聚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艾叶挥发油微胶囊。结果表明:半仿生酶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可达2.23%。制备微胶囊的最优壁材质量配比为阿拉伯胶与明胶1:1,加入少量吐温,乳化效果更好。在甲醛交联用量为壁材量的20%、搅拌转速2 500 r·min-1条件下,包埋率可高达83.5%。经过模拟胃液测试验证,制备的微胶囊可稳定释放,宜常温保存,极大地提高了艾叶挥发油的保存率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鳙鱼鱼鳞提取明胶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羟基磷酸钙(HAP)。考察工艺条件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羟基磷酸钙的钙、磷含量的影响,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羟基磷酸钙产品进行红外、XRD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煅烧时间2 h和煅烧温度900℃下,制备的产品为羟基磷酸钙,且纯度高,结晶度好,钙回收率为95.24%。产品HAP的钙磷比为1.62 mol/mol,钙质量分数为53.12%(以CaO计),磷质量分数为39.42%(以P_2O_5),达到HG/T 3583—2009 (B型)的标准要求。试验证实鳙鱼鱼鳞提胶残渣制备羟基磷酸钙的工艺可行,从鱼鳞中提取明胶和羟基磷酸钙,能更有效地利用鱼鳞资源,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氧化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具有很好的除酚能力,还能有效地去除色,浑浊度,锰,铁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是一种既可消毒杀菌又可深度处理饮用水的理想的消毒剂。纯的二氧化氯去除亚硝酸盐氮的能力较差,但使用副产臭氧,氯气和过氧化氢的二氧化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气体在多孔,致密和复合无机膜中的渗透机理及其计算模型。模型能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可用于估算膜的结构参数和气体渗透系数以识别膜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