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柏林  黎琦  魏娜  邝建 《计算机工程》2023,49(1):279-286+294
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黑客发起网络诈骗的主要场地。大多数黑客在发起网络诈骗之前,首先会判别目标用户的主要人格特点,然后根据主要人格特点制定与其接触的策略。因此,面向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特质识别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用户识别社交网络诈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用户的人格特质识别方法。通过构建面向社交网络的人格特质词典提取用户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中能反映用户主要人格特质类型的观测值,采用5个具有不同参数值的隐半马尔可夫模型刻画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的行为过程。在人格特质识别阶段,通过计算每个用户在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观测序列相对于模型的平均对数似然概率,以识别用户所属的人格特质类型。在采集的新浪微博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假正率为10%时,该方法的总真正率为93.18%,能准确识别用户的人格特质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络攻击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应用层,而传统的网络防护技术主要针对网络层、传榆层的防护.虽然目前有些网络防护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应用层攻击,但这些技术主要针对应用层一些已知攻击的防范,对于应用层未知攻击或新出现的攻击就显得无能为力.理论上而言,应用层异常检测能识别应用层上的所有攻击,因此应用层异常检测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层异常检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关键事件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机制,该机制是通过跟踪用户的应用层协议行为来发现用户的应用层异常操作,从而达到识别应用层攻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应用层实时主动防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防御是当今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现有的主动防御技术主要从网络层和传输层的角度来防御攻击.由于新出现的网络攻击主要发生在应用层,这类攻击在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数据流与正常数据流没有显著区别,导致现有的主动防御技术无法有效应对这一类攻击,因此研究有效的应用层主动防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隐半马尔可夫模型的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快速有效地识别出应用层DoS攻击, 提出一种基于HMM的应用层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输入, 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来快速检测应用层DoS攻击。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应用层上的多种DoS攻击都具有很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EigenRep信任模型没有对节点恶意欺骗行为做出信誉惩罚修正的问题,改进了全局信誉的计算方法,即加入了影响因子,使得节点计算的全局信誉更客观。同时针对EigenRep模型每次交易都需要在全网络范围内做全局信誉的迭代计算从而导致系统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机制。实验表明,该机制结合风险、本地信任度和全局信誉的策略,可以大大减少系统开销,适合更大规模的网络环境的应用。最后,利用该机制实现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6.
7.
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绝大部分异常检测方法只利用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来检测网络攻击,即仅仅从网络层、传输层来分析网络的异常情况.而研究表明现在的网络攻击主要发生在应用层,因此从应用层来分析网络异常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和异常检测的研究现状,突出强调了应用层异常检测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最后讨论了应用层异常检测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瑶岭钨矿是粤北地区主要钨矿产基地之一,经80多年的开采,原探明钨资源储量已趋枯竭。为摆脱资源危机局面,矿山在近外围一瑶矿区组织实施接替资源勘查,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等速万向节将汽车的驱动力平稳可靠地传递给车轮,同时对汽车的车内噪声和振动等动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多刚柔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扩展哈密顿原理,建立了等速万向节横向弯曲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伽辽金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并设计了等速万向节多刚柔体系统振动特性仿真算法。以某型号等速万向节为例,应用该算法仿真计算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探明了减振器的参数和振动特性间的定量关系。利用BK振动测试系统对等速万向节进行测试分析,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仿真算法的有效性,体现了其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汽车传动轴的动态性能对汽车振动与噪声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阶梯轴的传递矩阵模型,推导出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构建汽车传动轴系统的动态特性理论模型,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合单自由度质量感应法,构建动力吸振器的吸振理论模型,设计其弹簧刚度、阻尼比、安装位置。采用BK设备对汽车传动轴进行试验测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经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传递矩阵法所得分析结果基本准确可靠。该方法容易应用于工程实践,对于控制汽车传动轴系统的振动、优化传动轴的设计和汽车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