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针对WR-CVT钢绳环绕轮弯曲过程中,非连续金属块与钢绳环之间的受力问题,建立了WR-CVT钢绳环与金属块的不连续接触几何模型及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非连续金属块与钢绳环之间的几何接触位置,研究了变速过程中钢绳环内部钢丝的应力和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在钢绳环与非连续金属块边缘接触处钢丝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von Mises应力为1 273 MPa,大于绳股该截面处其他钢丝的应力;在非边缘接触处,股内钢丝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最大von Mises应力为745.6 MPa;钢绳环在绕轮弯曲过程中,钢丝间存在变形差,最大差值为0.028 mm,而且同根钢丝在不同截面处的变形量也各不相同。因此,钢绳环在带轮弯曲非连续段,钢丝应力波动较大,变形不均匀,此时钢丝之间的滑移加剧,变速过程中较易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2.
设计基于STM32芯片可以实现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其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带有AV端子的彩色摄像头、无线视频收发模块、AV显示器、字符叠加模块.工作原理为由AV端子的彩色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并将其传送至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将AV视频信号转换数字信号,无线视频发送、接收模块传输,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将其显示.  相似文献   
3.
针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优化,提出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移协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各驱动臂的弹性变形和执行机构的位移。研究全位置控制、混合位置/力控制和全力控制3种控制方法在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力学特性,分析每种控制方法中驱动力/力矩、作动器位移、外载荷和驱动臂刚度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不同控制方法下输入位移和驱动臂刚度对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实验平台,对3种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3种控制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PLC控制的电梯教学模型,详细阐述了该电梯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软件实现的流程图.利用该模型可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