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双端电气量的同杆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测距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考虑同杆平行双回线零序互感的影响,针对同杆双回线单回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线双端电气量的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根据同杆平行双回线单回线内部故障的等效序网图,利用相应故障类型在故障支路的电压边界条件导出其测距方程。算法利用了现有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提供的单回线本端电压和两端电流工频量,原理上与过渡电阻和系统阻抗无关。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计算了不同过渡电阻、系统阻抗和负荷情况下不同故障点发生各种类型故障的测距情况。仿真测距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同杆平行双回线单回线故障测距时具有很高的精度,并与过渡电阻、系统阻抗和负荷工况无关。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方向阻抗继电器通常采用单一电压如正序电压作为极化量,其动作特性固定不变,不能自适应过渡电阻的变化.当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经高阻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可能导致阻抗继电器的稳态超越.在提高阻抗继电器自适应过渡电阻能力的同时,为避免因过渡电阻引起的不正确动作,利用补偿电压随过渡电阻变化的特性,提出了由补偿电压构成的复合电压作为极化量的阻抗继电器.在电压平面和阻抗平面分析了该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并以300 km线路500 kV双端电源系统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该继电器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相似文献
7.
可变圆特性的故障分量距离继电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反应补偿电压变化量距离继电器边界动作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比幅式故障分量距离继电器的通用动作方程.为提高此类继电器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和避免因过渡电阻引起的同相问题的不正确动作,提出了一种可变圆特性的故障分量距离继电器及其具体实现方法.该继电器由三个动作方程分成两组动作判据构成.两组判据各采用不同的算法,一组判据通过采样值积分算法实现继电器的快速动作,另一组判据采用傅里叶算法实现保护的准确测量,两组判据相互补充,实现快速动作和提高耐过渡电阻能力的统一.并以750kV系统为模型进行了RTDS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继电器安全可靠、快速,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