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完全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7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面向对象的农网变电站工作票与操作票通用专家系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变电站倒闸操作次序的自动拟定是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最早应用领域之一。文中介绍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对象的专家系统。它可用于为农网变电站自动生成工作票并拟定操作次序。为了实现源代码的重用并改善软件的性能,面向对象的继承性被用于构造软件的类体系,且类的构造是基于拟定操作次序和安全措施的需要,而不是根据详细的设备分类。对于同一种检修或恢复任务,用于安全措施的成员函数和用于操作的成员函数被放入同一个类,这样该系统实现了2种开票功能的有机结合。该系统应用于某县电网所属的所有配电变电站,体现了其在解决有限、特定种类接线变电站开票问题方面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计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性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电磁型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ducer,CT)饱和是造成差动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为此采取的差动保护抗CT饱和措施使保护算法和判据更加复杂,可靠性降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ducer,ECT)具有无磁饱和等优点,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在分析、比较基于3种不同CT特性的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动作区示意图,并指出采用ECT可显著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性;在基于全电流的采样值差动保护中,光学电流互感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此外,给出了光学电流互感器与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的应用接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现阶段采取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式的超高压电力线路测量,仍存在无法穿透植被覆盖地区直接获得地面高程,也不能准确测量植被高度的问题。激光雷达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激光雷达能够穿透植被覆盖层,而且有的激光系统集成GPS、IMU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植被高度数据,是工程测绘的全新手段。中南电力设计院于2006年5月在罗平至百色二回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工程中,运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了生产实验,并且同常规勘测设计模式进行比较,实践结果表明激光雷达系统的精度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时中值滤波硬件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值滤波是实时图象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去噪手段.本文对各中值滤波方案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比较,并提出了新的算法.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硬件实现的原理框图并分析了它的特点.该功能板能在26.3ms时间内完成512×512×8bit图象的中值滤波.文章还提出了一些可供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操作票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对操作票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使用情况作详细介绍,并对现有的各类常见操作票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及通用性作比较,同时指出其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混合式步进电机SPWM微步驱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软硬件结合的数字模拟控制技术实现电流追踪型混合式步进电机SPWM微步驱动,使混合式步进电机各相电流接近正弦波,以得到准同步交流电动机的圆形旋转磁场,大大削弱了步进工况,同时使该驱动电源能和于数字伺服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9.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及保护方案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双馈电机励磁方式的特点,本文分析了电网发生故障时定子短路电流呈现的"多态"故障特征,论述了故障点距离、Crowbar保护动作门槛值以及励磁逆变器控制系数等因素对双馈电机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提高双馈电机故障穿越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适用在风电场并网节点处的新型复合式电流—电压保护方案。通过对传统电流保护的改进和构建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的电压保护,使其能够适应双馈电机的故障特征,满足风场联络线上故障的可靠切除及配电系统内故障时风电场的低压穿越运行,对实现含双馈风电机组的电网稳定及故障后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