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点电压稳定临界状态和弱节点的确定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本文基于系统电压静态稳定的观点对节点临界状态进行研究。提出了简便、快速计算节点临界状态的方法。研究了电距离、功率因数对临界状态的影响,提出用有功功率裕度反映节点承受负荷功率变化能力的弱节点判别式。 相似文献
2.
求取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改进连续潮流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连续潮流法是求取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根据预测和校正过程的不同,连续潮流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提出了改进的连续潮流法,使用PQ分解法求解潮流,预测过程使用Lagrange二次插值技术,校正过程采用局部参数法求解修正方程。与传统的使用基于极坐标形式的牛顿一拉夫逊法的连续潮流法相比,所提的改进连续潮流法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少、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
临近电压稳定极限的潮流和静稳极限算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提出重负荷节点电纳模型的常规潮流算法,改变了临界点附近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解决了重负荷条件下潮流计算的收敛困难问题。利用该算法可以很方便地解出临近电压稳定极限的重负荷潮流和电压静稳极限。通过矩阵扰动的理论证明并用实例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从而为电压稳定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于无互联信号线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传统有功和无功功率下垂控制法往往会引起动态性能的问题。该文在传统下垂法中额外加入瞬态下垂分量,并且稳态下垂分量采用了旨在减小连线阻抗影响的并联控制策略,使多逆变器模块的电流均分能快速达到稳定。运用小信号建模分析表明控制方程系数的匹配能较大的影响瞬态响应,合理的参数设计有利于动态性能的提高。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全数字化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有效提高无互联信号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大功率直流输电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总结直流输电系统常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先进控制技术在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power transmission)控制及调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各种控制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重点分析了各种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指出了HVDC控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控制策略的综合评估,系统化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直流调制信号选取原则.具有自适应阻尼能力的HVDC小信号调制技术.具有鲁棒性的大信号调制技术.全局协调控制等。对可能的研究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节能发电调度方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节能降耗对我国电力市场运营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节能发电调度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实施严格的节能发电调度难度很大,而电力市场竞价上网机制在实现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目标上与节能发电调度是一致的。为此,提出了兼顾节能降耗的电力市场竞价上网交易算法和交易模式设计,即改变原有的仅按机组报价决定发电排序的方法,在竞价上网排序时引入能耗因子指标,采取年度差别电量计划,并开放发电权交易和调节交易市场,以实现节能、环保和经济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单芯电缆热时间常数的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由于电缆热容的存在,当施加阶跃电流时,电缆温度随时间逐渐变化,经一段时间后达到热稳态,导体温度变化的速度一般用热时间常数来反映。为此,以单芯电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缆热时间常数;建立了电缆本体及周围介质的暂态热路模型并进行简化等效;计算了空气敷设和直埋敷设单芯电缆的热时间常数;并在试验现场进行了阶跃电流下的单芯电缆温升试验,通过对实测导体温度暂态过程的曲线拟合求得了电缆实际的热时间常数,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电缆的热时间常数可用于估算阶跃电流作用下的导体暂态温度响应、以及到达最高允许温度所需要的升温时间,为电缆的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单相自适应检测在三相无功及谐波电流检测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电力有源滤波器作为一种有效的抑制谐波干扰的动态补偿装置,要求对无功电流、高次谐波电流、负序电流等补偿参考电流进行高精度的瞬时检测。根据传统有功功率的定义和自适应干扰对消原理,在仿真分析自适应检测电路的动态特性和检测精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其一个改进的检测电路。改进的检测电路继承了自适应检测电路的优点,而且在保持一定的检测精度时具有更好的跟随性能。同时,在这种改进的单相检测电路基础上,按流入电源电流三相平衡原则,形成三相检测电路,它能适用于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无功补偿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对临界电压和临界功率在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作用的分析,本文提出以系统或节点所能承受负荷功率变化的能力来衡量无功率补偿对电压稳定作用的观点.从而得出无功补偿有利于系统电压稳定的结论,文章特别讨论了并联电容器的作用,指出当并联电容器用作无功补偿的同时增大节点负荷的无功注入时,其结果会导致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奇异点及其对应的最小模特征值过零点与极限功率的临界点可能不一致,但它只会影响潮流的收敛性.在总注入不变前提下并不影响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然而从负荷角度来讲它抗拒扰动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并联电容对电压稳定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电压稳定概念的简单模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是理论和概念很强的问题,其中功角稳定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以单机无大系统来阐述这一问题也很清晰、透彻地讲清其物理意义,电压稳定是近来大家突出关心的问题,能否以简单的模型揭示它的基本概念的行为,使初学者便于理解和接受是相当必要的。本文就简单网络的建立和应用几种常用的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引导出电压稳定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性。 相似文献